读后感1800字
-
余华活着读后感1800字
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只有思考。 《活着》到底在讲什么?讲徐富贵苦难的一生吗?的确,富贵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可谁的一生又能一帆风顺呢?苦难也许是人生的底色,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要经历苦难,才知活着的不容易。 这本书的名字是《活着》,书中却写了那么多人的死去。富贵他爹,他娘,他......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800字
通过阅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我得以了解、理解并最终敬仰曾国藩。理由如下: 拙与诚 “以至诚胜至伪,以至拙胜至巧。”曾国藩反其道而行之的拙诚方式,不仅体现在他建设湘军时的选人标准上——他选用“乡气”盛、看似笨拙之人,而非“官气”盛、灵活之人;也体现在他与下属的相处模式中。李鸿章的“痞子”气......
-
《动物农场》读后感1800字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像一面被摔碎的镜子,每一块碎片都映照出人性的荒诞与权力的狰狞。这个故事没有复杂的设定,没有宏大的场景,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所有角色都是农场里的动物。但正是这些看似天真的动物,上演了一出人类历史上赤裸而冷酷的权力游戏。 曼纳农场的动物们原本过着被人类奴役的生活......
-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读后感1800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诗句曾在我心中勾勒出一幅浪漫的宫廷画卷。然而,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却以惊人的历史细节和人性洞察,彻底颠覆了这一诗意想象。这部作品以唐代九品小吏李善德奉命从岭南运送鲜荔枝至长安的"不可能任务"为主线,不仅讲述了一个......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800字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的字里行间,藏着一个残酷却真实的历史密码:古代寒门子弟的逆袭之路,从来不是单枪匹马的冲锋,而是整个家族用数代光阴铺就的漫漫长征。当一个读书人在科举考场上挥毫泼墨时,他背后站着的是三代赤脚耕农的祖父、为供他读书变卖祖田的父亲、在油灯下日夜织布的寡母。那些佝偻的脊背层层叠叠,最......
-
悉达多读后感1800字
《悉达多》是一本好书。 书中的主人公悉达多本来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但他却想要探寻内心真正的自我,为此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程。他的朋友艾文达跟随他一起出发。他学着忍受酷暑、严寒、饥饿,学着调整身体的节奏。他学会了等待、思考和斋戒。 后来,他们发现很多人都去投奔了一个高僧,他有......
-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800字左右
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因为沟通而心生芥蒂,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明明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往往造成更大的误解。许多心理疾病都来自于暴力沟通,这本书既是一本有关心理健康类型的书籍更是一本实操性非常强的书。 下面我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感悟。首先,什么是非......
-
《简·爱》读后感1800字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一本书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那便是《简·爱》。它宛如一位智慧的长者,悄无声息地向我传递着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诸如“精神是平等的”“尊严是内心原则的坚守”等,这些思想如同涓涓细流,润泽着我的心田,让我的精神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这样,《简·爱》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
-
最温柔的教养读后感1800字
初读《最温柔的教养》,便被书中关于“温柔教养”的精准定义所触动——它并非无原则的纵容,亦非育儿者的软弱妥协,而是以理性为基石、以爱心为纽带,构建起理解孩子需求的教育桥梁。这一认知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许多父母心中的育儿迷雾。 作为母亲,常常会陷入“过度保护”与“担忧放任”的矛盾困境:既害怕孩子在温......
-
读《复活》有感1800字
如果说涅赫留多夫是暗夜里的璀璨光明,那么玛斯洛娃就是带着镣铐跳舞的天鹅,看完这本书后,我常常问自己,假如我是玛斯洛娃,我会选择原谅涅赫留多夫吗?面对这样一个凌辱过自己,害自己沦落到如此境地的人,我会像玛斯洛娃那样爱上他吗?我开始思考:玛斯洛娃的原谅究竟意味着什么? 原谅,是为了将自己从内心的恐......
-
点亮生命灯火读后感1800字
在孤独时书是朋友;在黑暗时书是明灯;在疑惑时书是老师……我们需要不断从书中汲取知识,与时俱进,提升自我。这个假期,我阅读了于漪老师的《点亮生命灯火》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点亮生命灯火》这本书以“先进教育理念的追寻与树立”“语文教育真谛的探究与反思”“课堂教学实践的多彩与遗憾”和“师......
-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1800字
《当下的力量》是一本身心灵畅销书,作者是埃克哈特·托利,他分享了他的心灵实践,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活在当下,摆脱思维的控制,减少生活中痛苦,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力量。刚开始读的时候你可能会有些疑问——里面会出现些名词和概念不甚理解,不过读下去,你会发现这些词反复出现,慢慢就明白其意思了,很多问题自然就有......
-
吴非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800字
初捧起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就像与一位久未谋面的长者对谈。书中一句句恳切的话语,一篇篇短小精悍却饱含深意的文章,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我作为青年教师的心灵。它们在我教育探索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 守住教育的初心:保有“一颗正常的心” 在教育这条漫漫长路上,外界的喧嚣与功利常常如潮水般涌来,......
-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1800字左右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深入剖析的杰出著作,它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大门。当我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份重读这本经典时,文字里跃动的不仅是社会学理论,更是一幅可供教育工作者开掘的文化图谱。它为我这个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尤其是在如何将乡土知识与......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800字
近些年,心理问题越发被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在学校也总是会遇到、听到各类无法想象的心理破防的症状。这也使得我在阅读《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时,频频与日常联系到一起。当时买这本书时,是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起买的。其中有句话,让我觉得两本书真的很有默契,“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但改变需要勇气和......
-
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后感1800字
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一部视觉与心灵双重震撼的作品。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成长与反抗的传奇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在教育历程中所面临的挣扎与蜕变。 一、身份困境:教育中的标签效应“我肩负父母的性命,陈塘关百姓的安危,受这点罪又算什么?”哪吒的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
-
刘慈欣三体读后感1800字
这个寒假,我再次沉浸于刘慈欣的《三体》这部融合文学、科学与哲学的科幻巨著,每每走进,它就如同一幅宏大而深邃的宇宙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引领我踏上一段充满奇幻与挑战的探秘之旅,同时也促使我对人性、道德以及人类未来命运等诸多重大命题展开思考。汪淼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平静的科研生活突然遭遇重重谜团......
-
管建刚与后作文教学读后感1800字
这几天追剧熬出了黑眼圈,为啥呢?剧吸引人,紧张无尿点;这几天啃书啃出了全麦面包的味道,何以见得呢?书朴实无华,落笔无痕又套路多多。它就是《管建刚与后作文教学》。 提到作者管建刚(以下简称“管特”),我和他算是有点渊源。2002年在苏州国培期间曾经去过他所在的学校——吴江实验学校,听过他的一节作......
-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1800字
今天我分享的是读魏勇的《怎么上课,学生才会喜欢》有感。 去年在柯老师办公室,偶然看到她在读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只看一眼标题,我便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不是我一直在探寻的吗?于是,我就借过来读了一读,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获益良多。 魏勇老师在自序中说,他......
-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后感1800字
当了二十多年小学语文教师了,现在才来看《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握卷在手,且读且思且比对,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对书中于永正、吴忠豪、孙双金、王崧舟等诸位大师的教育主张、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诚如大师们所言,“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只要紧紧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