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罪与罚度偶感1800字

admin2025-10-28 14:00:11.0读后感9

  很多作家为写好作品,力求找机会体验生活。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前下矿井体验采煤工的日常工作;作家陈年喜写民工文学的代表作《微尘》体验了数年的金矿爆破与金子洗炼;然而,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能亲身经历7年的牢狱磨难后,写出深刻反映罪犯心理活动、思想纠结、狱中生活、性格颤变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实属罕见。他的《罪与罚》,被鲁迅拿来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相议,对资本主义的剖析、对人性复杂的刻画与阐释,“是众多中国人无法比拟的!”

  《罪与罚》描写了以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为代表的、十九世纪中叶沙俄社会底层穷苦民众的众生相。有交不起学费辍学的法律系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有中年失业终日买醉的五等文官马尔梅多夫,有落泊的前副省长的女儿,四个女子流落街头被逼疯的、曾经的校花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有年仅18岁为了养活弟妹沦为妓女,瘦弱无依却信奉上帝的索菲娅;有美貌绝伦知书达理但为生计到地主家做家庭教师,被男主无尽性骚扰的杜妮亚……还有更多租住在彼得堡市区蜗居里食不果腹的外来民工,有整天游荡在涅瓦河畔为一日三餐而卖笑、卖艺、卖唱、卖力的无依无靠、卑躬屈膝者……

  拉斯科利尼科夫年少气盛,不相信上帝,不相信政府;不想过被现实无情揉搓的日子;他相信拿破伦,相信“犬儒主义”的哲学理念,他追寻劫富济贫的“侠士”精神”.当他被房东太太催缴房租而要将他扫地出门时,他不得不将私人物件拿到当铺,给放高利贷的寡妇阿廖娜那里抵押借钱,甚至将亡父遗留下来的宝贝手表也当了.阿廖娜是个为富不仁、吝啬刻薄的守财奴,她聚集财富为的是死后教堂里会因为她的捐赠而经常追祷她,让自己升天堂。拉斯科利尼科夫将阿廖娜选作实现自己理想、为穷人报仇、对社会现实抗争的对象;他以诱骗的方式将其杀害,抢走她的宝物与钱袋,也将无意中看见他杀人经过的阿廖娜妹妹扎薇塔顺手用斧头砸死。背负两条人命的拉斯科利尼科夫,并没有将抢来的钱物独享与挥霍,甚至没有数清自己究竟抢了多少金额;而是将赃物埋进了城区一座废弃花园的大石头下面;继续过起了自闭、自适、自怨而又彷徨的生活;继续行善--将自己仅有的30卢布拿出来接济亡友的遗孀;继续与做新闻出版的大学同学讨论理想与人生,继续与做侦察的朋友探讨犯罪心理学、法律的边界与人性的底色……他是一个矛盾而复杂的人,毕竟年轻,当他被警局叫去处理欠租纠纷时,当他被沦为妓女但不占别人不义之财的索菲娅感染时,他时而后怕,时而自责;在梦中的惊悚呓语与现实的阴湿凛冽之中,在亲人朋友和善坦然的轻言细语中,他又感觉自己的确犯了罪,的确杀了人……
罪与罚
  在苦闷、忐忑、迷惑的心境中,在纯洁善良的索菲娅的劝导下,他向警官坦白了自己的罪行,自首了整个犯罪经过。最后,他被判流放到西伯利亚服刑8年,而与他心心相印的索菲娅也不远万里从彼得堡跟随他到劳改基地守护他、探视他。

  小说中描写的主人公,犯罪后所受到的“罚”可不仅仅是这量化的8年牢狱之难;而是拉斯科利尼科夫实施杀人后万分复杂、千般跌宕的心理活动。他时而坦然,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因为像拿破仑等大人物一样,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或目的,杀了无数人;为什么他们没有被判刑,反而被拥戴成领袖?成王败寇,我杀了两个人又算什么呢?时而坦然,我为什么要抢钱呢?抢了钱我又为什么不花呢?我为什么这么冷酷地将她的妹妹也杀死呢?她可是一个像我一样受欺负的小市民啊?他时而怨恨社会的不公,为什么那么多人失业,为什么有钱人可以通过钱财买断诉讼;而自己为什么又不想去找份家庭教师的工作?他心理上的痛苦就是惶惶不可终日的阴郁,这是人性共识与社会常态给他的“罚”。

  十九世纪中叶是沙俄没落的时代。人们信仰迷茫,社会统治阶层无能腐败,官商富绅唯利是图,底层百姓民不聊生;年青人无所事事,沉湎于无法实现的幻想之中,对一切都十分冷漠,曲解各种理论,自己变得思想混乱,极不正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沙俄的上层建筑摇摇欲坠,生活在底层、基层的民众,在没有向心力、没有归属感、没有理想与信念的国土上,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像尘埃一样无定,像圣彼得堡的北风一样凄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底层的苦难与罪过,就是上层统治者的无能与过失造成的。

  我在压抑的气氛中读完这部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著”的小说,一方面对基层人众的苦难深感同情,觉得我们是生活在多么幸福的一个时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苦与难与小说里的人物相比,真是不值一提;另一方面,觉得一个国家的强大,民众生活的幸福是多么依靠光荣、正确、为民谋利的统治阶层。从艺术造诣来说,陀斯妥耶夫斯基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对复杂思想的分析,对宏观背景与微观人性的结合透视,在对残酷现实的批判与前途命运不屈的抗争矛盾中,对人物追求的引导;他的确是我到目前为止遇到的中国作家们无可比肩的巨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