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余华活着读后感1800字

admin2025-07-25 14:44:53.0读后感4

  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只有思考。

  《活着》到底在讲什么?讲徐富贵苦难的一生吗?的确,富贵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可谁的一生又能一帆风顺呢?苦难也许是人生的底色,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要经历苦难,才知活着的不容易。

  这本书的名字是《活着》,书中却写了那么多人的死去。富贵他爹,他娘,他儿子有庆,他女儿凤霞,他妻子家珍,他女婿二喜,他外孙苦根,这些亲人都死了,还有龙二,老全,春生。原来,这是一个活着的人讲关于死亡的故事,这是一个活着的人生命的全部。

  我们常常追求活着的意义,其实意义都是虚无的。活着本身就是意义。在富贵的讲述中,没有悔恨,没有怨恨,没有内心的挣扎与内耗。只有承受,承受接踵而至的痛苦;只有接受,接受命运的安排,接受苦难,接受生死,然后依然活着。

  杨绛先生说: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其实,世间也并不是单纯的苦难,苦难中也有美好。富贵虽然输光了家产,但他有一个为他还债的父亲,有一个呵护他的母亲,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妻子,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这一切,或许都是活着的希望。
活着
  在所有死去的人中,除了疾病与意外,只有春生是自寻短见。福贵对于春生的死,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是啊,哀莫大于心死。春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如果能好好活着,为什么会绝望而死呢?相反,富贵在输光家产后,也想到了死,但他内心还是不想死,于是他说:我如果死了,那些债也并不会消失。所以,他硬着头皮回到了家,他爹虽然生气,但终归是自己的儿子,又能怎么样呢?赌债也是债,父亲变卖田地,替他换钱还债。父亲让富贵亲自挑着铜钱去城里还债,其用意是让富贵明白钱来得千难万难。可怜天下父母心!

  当父亲被气死,妻子被接回娘家后,富贵看着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女儿,顷刻间觉醒了,他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他说:“我得养活我娘和凤霞。”人啊,总要经历些什么,才会懂得着“责任”二字,才会加速度式的成长。

  当富贵被抓壮丁,幸运归来后,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活着回来与家人团聚,忧的是母亲去世,女儿因高烧变为哑巴。这世间的事啊,总是祸福相依。

  约翰·肖尔斯说,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龙二被枪毙后,福贵心有余悸地说:“要不是当初我爹和我是两个败家子,没准被毙掉的就是我了。”此话不假,以福贵年轻时的放荡不羁,他十有八九也会被人说成是恶霸地主。所以,失去有时未必是一件坏事,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得到而已。

  只有经历死后余生,才更知生之珍贵。福贵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命,到家又经历龙二被枪毙,此时的他是这样说的: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这是多么深刻的领悟。好好活着,是对自己对生命的尊重,而死去,有时却是一种逃避。《人生海海》中说: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这本书中,我看得最揪心的情节,要数富贵儿子有庆的死了。有庆是因抽血过度而死,而有庆的血是献给春生夫人的。这一点不免让人觉得压抑。与此同时,家珍也确诊得了软骨病。富贵失去儿子已经够惨了,可还要面对生病的妻子,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啊。于是,富贵连夜埋葬了儿子,并对家珍撒了谎。这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之痛。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富贵是值得被肯定的。

  如果说有庆的死是令人绝望的,那么凤霞的婚姻就是绝望中的一丝希望,可偏偏凤霞又因难产而死,这个家真是支离破碎,磨难重重。凤霞离开后,家珍也去了,只剩下富贵、二喜和苦根。没想到二喜却因一场意外也撒手人寰。如果说孩子就是希望,那么,这爷孙俩也可以相依为命,可偏偏造化弄人,苦根却因吃豆子胀死了。不幸就像一块巨石,重重地降临到富贵头上。我想此时富贵已经流不出眼泪了。

  故事的最后,富贵买回了一头即将被宰杀的牛。人呢,活着总要有所陪伴,哪怕是不会说话的动物,似乎这样才让人觉得不孤单。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我不知道富贵在讲述时是不是笑着,但我相信,当他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经历的事时,除了苦难,内心一定也有些许温暖,因为他们一家人是相亲相爱的。而这样的悲情故事,却让听的人,更加坚定了活着的信念。再平凡的人,都有故事,都有闪光的一面。

  我们终其一生,都是走向死亡。而这个过程就叫做生活。生活是属于每个人的感受,而不属于他人的看法。活着是命运的馈赠。不管怎样,请努力活着,不必寻求意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