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读后感列表

  •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800字左右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灵导师路易斯·海的代表作《生命的重建》。这位传奇女性的生命故事本身就极具震撼力——从饱受贫困与欺凌的童年,到成为杰出的心理学家;从被诊断出癌症,到仅用半年时间实现全面康复。她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生命的重建"这一深刻命题,并将这份......

  • 抗战家书读后感900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如何铭记那段历史?《抗战家书》给出了答案,它收录了张自忠、赵一曼、左权等40余位抗战英烈的近百家书。细读《抗战家书》,那些笔墨斑驳的信笺穿越八十余年的岁月风尘,依然能让人心头发烫、眼眶湿润。作为综治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在字里行间读懂了“......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00字

      我曾以为游猎民族是凝固在历史琥珀中的标本。那些陈列在博物馆玻璃柜里的展品——桦树皮上的刻痕、褪色的兽皮衣裳、生锈的猎刀……不过是文明进化论中即将被翻过的一页。就像阳台上的多肉盆栽,我们只把“原始”当作某种可供观赏的异域情调,却从未想过那些驯鹿铃铛声里,竟藏着感天动地的生存密码。  翻开《额尔古纳......

  •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900字

      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乡村教育的这片土地上,我时常思索,如何能让乡村的孩子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塑造出健全且积极的人格,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与挑战。读了《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我深受触动,收获颇丰。  书中指出,儿童人格的养成并非仅靠学校教育,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家庭氛围以及乡村社会的交互,都......

  •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心得900字左右

      这个暑假,我读了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一打开这本书,我就被主人公惊心动魄的经历深深吸引住了,仿佛跟着他一起乘风破浪,一起在荒岛上迎接每一个黎明。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途中遭遇猛烈风暴,船只不幸沉没,他侥幸生存并独自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面对这样令人......

  • 饥饿的盛世读后感1000字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的大唐盛景,在乾隆朝竟成了讽刺的注脚。再次翻开张宏杰作品阅读——《饥饿的盛世》,恍若触摸到一件华美却布满裂缝的瓷器:表面釉彩璀璨,内里早已千疮百孔。这位以“十全老人”自诩的帝王,用63年统治编织了一张金丝囚笼,将三亿子民困在“饥饿”与“盛世”......

  •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600字

      读《阿勒泰的角落》时,总被一种“笨拙的快乐”打动。那里的生活明明很苦:喝的水带着铁锈味,买包盐要走几十里地,一场雪就能把半年的辛苦埋进地里。可李娟写起这些来,从来没带过苦相——赶羊累了,就往草地上一躺,看云从东边飘到西边,觉得自己也跟着云逛了趟远方;摆摊没人来时,就数戈壁上的石头,给每块石头起个......

  • 柳林风声读书笔记600字

      胆小但又喜欢冒险的鼹鼠;机智过人,充满浪漫情趣的水鼠;仗义十足,颇具领袖风范的老獾;骄傲自大也放荡不羁的蛤蟆,这个暑假我新认识了几位有趣的小伙伴。对,他们就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所写的《柳林风声》一书中的动物朋友们。  在鲜花绽放的春日里,想尝试不同新生活的鼹鼠,水鼠,老獾,蛤蟆相遇了,几位......

  •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900字左右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本让我感触颇深的书——《长安的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本书的作者马伯庸巧妙构思用心布局,用“一颗小小的荔枝”,既为我们呈现了灯火万里、海晏河清的盛世大唐,又揭示了辉煌背后的人性阴暗、权力角逐。全书诙谐曲折、柳暗花明、笑里带悲、泪中泣血,融生死别离于......

  •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500字

      王阳明所著的《知行合一》一书,是我近期读过的一本值得深思的哲学之作。该书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深入浅出的论述,使我对于知识和行动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知与行的紧密联系。知识不仅是理论上的认知,更是行动的指南。王阳明提出,人们应当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

  • 百年孤独读书报告1200字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更是一座由文字筑成的迷宫,每个转角都映照出人类存在的某个本质侧面。当我合上这本巨著,脑海中回荡的不是马孔多最终被飓风抹去的毁灭场景,而是那个贯穿全书的问题:在无可逃避的循环命运中,孤独究竟是诅咒,还是人类最后的救赎之地?  布恩迪亚家族的七代人生......

  •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1  若硬要用一个词概括《我与地坛》的写作风格,“轻幽”二字大抵最为贴切。“轻”,源于史铁生惯以联想与想象为笔,在扎实的叙事与描写之上,捕捉万物的灵性与生机——虚实交织间,文字仿佛卸下了重负,只剩通透的轻盈。而“幽”字,则藏在他典雅的用词里,又显在锋锐的语句中,恰似鬼......

  • 经营十二条读后感1000字

      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十二条》早已如雷贯耳,而《经营十二条实践》则更像一位睿智的导师,手把手地教导我们如何将崇高的经营哲学落地为每日的具体行动。它解答了"为何”之后,更清晰地指明了"如何做”。掩卷沉思,结合中心工作,有三点感悟尤为深刻,亟待应用实践:  一、践行“明确事业的目的......

  • 园丁与木匠读后感700字

      读完《园丁与木匠》这本书,我的教育观念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洗礼。艾莉森·高普尼克用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我们不是在塑造一个个标准化的产品,而是在培育具有无限可能的生命。  从"木匠"到"园丁"的身份转变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常常不自觉地扮演着"木匠......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读书笔记400字

      语文课上,阳光透过阳台的窗户,落在摊开的课本上。老师拿着书,用温和的声音来带领我们朗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我们跟着老师的节奏轻声跟读,很快就沉浸在这个小故事里。  故事里的五粒豌豆原本住在同一个豆荚里,成熟后被一个男孩当作子弹射向了不同地方。前四粒豌豆各有各的想法,有的想飞到广阔的天空里,有......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读书笔记400字

      今天,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五粒豌豆各自的生活经历。  第一粒豌豆想飞到广阔的世界,却落到了水笼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第三粒豌豆和第四粒豌豆想:落到哪里就住在哪里,也被鸽子吃掉了。  第二粒豌豆十分傲慢,落到了水沟里还觉得自己了不起。最后一粒豌豆最有实际用......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读书笔记300字

      周末的晚上,我在家中书桌前重读了安徒生的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豌豆》。  故事讲述了一个豆荚中五粒豌豆的不同命运。前三粒志向远大却最终破灭,第四粒安于现状却被人吃掉,唯独第五粒落入窗台裂缝中顽强生长,竟帮助一位病弱的小女孩重获健康。  最打动我的是第五粒豌豆默默生长的细节——它没有豪言壮语,只是......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读后感300字

      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他用最简单的故事进述最动人的力量。  五粒豆都有不同的志向:有的想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有的想钻进太阳,还有的想当一颗满足于安逸生活的躺平豆。  最终落进裂缝里努力生长的那里豆让我很感动,它没有宏大的志向,落到裂缝里也不抱怨,默......

  • AI新生读后感1500字

      最近重读斯图尔特·罗素的《AI新生》(英文原名Human Compatibl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Problem of Control),越看越觉得这是一本对当下最重要的警醒之书。技术的飞速推进让人既兴奋又不安——书中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设想,现在看起......

  • 墨多多谜境冒险读后感6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它是中国作家雷欧幻像写的一套科幻故事书——《墨多多谜境冒险》的其中一本,这一本书光看书名就让人觉得很有趣,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要来读一读这一本书。我跟随雷欧幻像先生的生动笔触走进了一场又一场惊险的海底冒险。我从这本书里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和美好的品德,还有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没......

 当前第1页     1  2  3  4  ...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