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读后感1200字

  • 带班方略读后感1200字

      假期,我有幸读了《带班方略》一书,此书如一座灯塔,为迷茫中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航向,读后令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这本书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方法论的工具书,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刻洗礼,它彻底颠覆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传统认知,将我从以往“事务性管理”的琐碎与疲惫中解脱出来,引向了一条“战略性育人”的清......

  •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1200字

      翻开马克・李维的《偷影子的人》,初时以为是一场带有奇幻色彩的冒险故事,可随着书页的翻动,才发现这抹“偷影子”的魔法,不过是作者为我们编织的一张温柔的网,网住了成长中的迷茫、亲情的厚重、友情的纯粹与爱情的绵长。合上书页时,心中满是暖意,仿佛自己也跟着主角吕克,完成了一场关于“看见”与“理解”的生命......

  •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后感1200字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石,探讨了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幸福。初读时,我被其中一些“反常识”的观点所震撼,但细细品味,我发现书中蕴含的智慧,恰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当下复杂教育环境时,一盏可以指引方向的明灯。  一、告别“表扬教育”,走向“横向关系”  书中一个核心观点是反对“赏......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200字

      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种近乎窒息的假设攫住了我:如果生命只剩三天光明,我会如何度过?这个问题的沉重,不仅在于对光明的渴望,更在于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拷问。海伦·凯勒,这位在黑暗中度过八十七个春秋的女性,用她想象中的三天光明,照亮了我们这些“明眼人”内心深处的盲区。  海伦的第一天献给了亲朋好友......

  • 一个学期打造卓越班级读书感悟1200字

      王振刚老师的《一个学期打造卓越班级》,没有晦涩的教育理论堆砌,也没有悬浮的管理技巧说教,字里行间满是一线班主任的实践智慧与教育温度。这本书以“一个学期”为时间轴,将班级管理拆解为可落地、可复制的具体行动,让我深刻意识到:卓越班级从来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师生共同“生长”出来的;班主任的核心角色,......

  • 一个学期打造卓越班级读后感1200字

      翻开《一个学期打造卓越班级》前,我对“卓越班级”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成绩名列前茅、纪律纹丝不乱”的固化框架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曾耗费大量精力制定严苛班规、紧盯学生课堂表现,可班级氛围却始终沉闷,学生们看似听话,却少了几分青春应有的活力。读完这本书,我才猛然醒悟:真正的卓越,从不是教师单向的“管......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200字

      距离彼得·德鲁克写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近一个甲子。这本书诞生于1966年——那是一个互联网的雏形尚在实验室中,智能手机更是天方夜谭,世界格局在冷战阴影下剧烈重塑的年代。然而今天,当我们重读这部著作,会讶异于它穿透时光的洞察力,其揭示的许多原则,比当下许多应景而作的管理畅销书,更切中我们今天职......

  •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1200字

      当我合上余华的《第七天》,一种奇特的感受在心头萦绕——那既非纯粹的悲伤,也非完全的绝望,而是一种被荒诞现实洗礼后的清醒。在这部小说中,余华构建了一个死后世界,却不可思议地比生者世界更加真实、更富有人性温度。死者在这里回忆、交谈、等待,他们的故事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延续。这种叙事选择本身就是......

  • 余华活着读后感12000字

      《活着》是当代文学巨匠余华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于1993年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福贵从辛酸的人生起点到最终迎来黄昏的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作品以“活着”为主题,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人性的光明与黑暗,以及个人命运在社会剧变中的转折。这部作品不仅获得了众多文学奖项,也被誉......

  • 小兵张嘎读后感1200字左右

      《小兵张嘎》的书页被指尖翻得发卷时,十二岁的嘎子仿佛就站在眼前——粗布褂子沾着芦苇荡的泥点,裤脚卷到膝盖,露出被水泡得发白的小腿,可那双眼睛亮得像淬了火的钢珠,攥着木头枪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这是战火里淬出的"小钢豆",带着一身野草般的韧劲,把家仇国恨都装进了那把磨得发亮......

  •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200字

      曾经有人问我:“还记得你年少时的梦想吗?你可曾为之奋不顾身?”我怔住了。梦想——这个词是如此的遥远,它像一枚遗落多年的书签,忽然从时光的夹页中滑落。为了生活,我们都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为柴米油盐奔走,在一个安全地带碌碌而为。谈论梦想,是不是有点奢侈?  我们都曾拥有滚烫的梦想,像十八岁的夏天,......

  • 第七天读后感1200字

      "第七天"的故事手法很新颖,利用人死后"七天"发生的事情和故事,运用细腻的人物描写和生动的环境描述让这"七天"时间发生的一切好像真实发生一样,让我对另一个世界的人和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一天,是主人公杨飞死后懵懵懂懂闯入异世界的第......

  • 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1200字

      “关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送给孩子们最美好的礼物。”蓝色的封面上这两行黄色的大字赫然醒目,这本书适合9岁以上的所有人阅读,“生命”、“死亡”对于二十多岁的我来说,其实了解地也并不是那么确切,近来时常会因为奶奶的离世而感到恍惚,通过这本书我想更好地理解生命与死亡。  主人公哈里因为车祸去了另一......

  • 臣服实验读后感1200字

      《臣服实验》书籍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当我停止对抗生命,生命便开始为我工作。”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掌控狂”——每天的行程要精确到分钟,周末必须完成清单上的所有任务,就连朋友约饭都要提前三天确定时间。  可越想掌控,生活越像脱缰的野马:方案改了八版还是被打回,精心规划的旅行因孩子生病泡汤,甚至......

  • 乡土中国读后感1200字左右

      初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便被字里行间对中国社会本质的深刻剖析所打动。这本写于七十多年前的著作,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青年打开了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大门,即便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散发着穿越时空的智慧光芒,为我们扎根岗位、服务社会注入了宝贵的思想养分。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 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读后感12000字

      翻开《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扉页上“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我对儿童教育认知的新大门。作为一本聚焦儿童游戏与成长的工具书,它没有堆砌晦涩的理论,而是用大量真实的案例、细腻的观察记录,让我在字里行间读懂了“放手”二字背后,藏着成人对儿童最深的尊重与信任。  书中最让我触动......

  •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1200字

      读这本书,一定要跳过所有的序言和介绍,直接从正文开始读,不然会被剧透一脸。我真的很庆幸自己跳过了序言,不然对这本书的体验就要大打折扣了。我小时候读书习惯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现在觉得,最好的读书方式是直接读正文,正文读完了再去读序言和后记。  因为我是刚读完《静静的顿河》没多久,就开始读的《基督......

  • 陶渊明传读后感1200字

      在这本书中,陶渊明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他既不是一个纯粹的隐士,也不是完全的官员;既是我们敬仰的文人,又是需要为吃饭生存操心的普通人。  传统印象中的陶渊明往往是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但《陶渊明传》向我们展示的首先是一个需要面对现实生活压力的普通人。书中记录了陶渊明归隐后的实际生活状况,打破了人们对......

  • 未来简史读后感1200字

      《未来简史》合页时,夜风正穿过纱窗,带着初夏的草木气。指尖还留着纸页的温度,心里却像被投进一尾萤火虫,忽明忽暗的光,照着那些从未想过的角落。作为被试卷和晨读铃缠绕的高二女生,这本书没教我怎么解函数题,却像推开了一扇朝往旷野的窗,让风带着新的气息,吹散了些习以为常的雾。  最让我心头一颤的,是书里......

  • 正面管教读书感悟1200字作文

      《正面管教》由美国简.尼尔森编著,它是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已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有效管教孩子的方法。它以互相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  一、和善而坚定  在尊重......

 当前第1页 1     2  3  4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