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5-06-30 14:16:03.0读后感8

  和姐妹们一起读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不一定是我的期待,虽然我知道多读读传记类的文章,是一件值得的事情。这里面,大概有我个人的一些情结所在吧。毕竟,他与苹果,总是一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的。

  不过读这样的一本书,其内容还真是超出我的预想。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许多自己之前的不知道领域,更读到了一个如此真实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乔布斯。他敏锐,执着,专注,坚韧,倔强,更自我,甚至有些偏执。

  也许正因为作者这样的写,才让我对他有个更全面的了解,而他,也不再仅仅是一个高大上的存在,更是一个真实如他的存在——我觉得,这对一个人很重要,就像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我们之所以为我们自己一样,很真实、很重要。

  没有谁是一个世间的完美,乔布斯也一样。他脾气火爆,对员工甚至大吼大叫;作为父亲,他又多年拒绝认自己的女儿……但为什么,就这样一个他,最终还是得到了大家的公允——因为他有自己的个人魅力。
乔布斯传
  乔布斯对于产品的执着在文中是随处可见甚至超出我们想象的:

  “他把电脑当作艺术品来设计,甚至要求电路板都要排列得漂亮”这该是源于他对自己产品的超长热爱,甚至是疯狂的热爱!也因此,他的产品不断涌现在我们的视野:因为痴迷书法艺术,才有了电脑里的漂亮字体;把音乐播放器做成手掌心的“音乐魔盒”(iPod);让手机变成玻璃卡片(iPhone),只因觉得按键太丑……

  这个过程中,他表现出来的执着,是对产品的精益求精,有时,我甚至觉得他有一种对完美的癫狂追求——也恰是这样的他,让许多不可思议变成了现实。他的员工,在埋怨之后,更是惊叹——是他,促生了大家的无限潜力。

  这其中,怕是非热爱而不能够。

  当然,作者在书中也阐述他在许多方面的“现实扭曲力场”——对待工作,对待癌症,对待生活,很多时候,他表现出的,是抗拒,更是一种对现实的扭转——我觉得这里是一种信念,一种超常的信念:他用自己的极致细节,倒逼产品的进化;他总是把所有人的不可能,变成现实参数。他甚至以此,改写了自己的生命长度——我是这样感觉的。

  当然,他在成长中,一路前行,也是一路挫折:21岁创立苹果;30岁被自己公司开除;低谷时期创办皮克斯,45岁,又一次王者归来。被赶出苹果时,他说:“失败的沉重被重新开始的轻松取代”

  正是这段“荒野时期”,让他发明了改变动画史的《玩具总动员》,也孕育了后来iPhone的核心技术。

  这样苛求完美奋进的他,其实也有自己做事的风格——他会追求极致的简约:对苹果的开关键,对发布会的衣着……这看起来是个性,其实更是一种做事风格。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各自,有时候,因为读书,会把自己沉溺在书海中,难以拔足。更别说那些大小琐事以及杂七八杂的人和事。简约如他吧,少说话,要说,就说核心内容吧!我这样提醒自己。

  通观书中的乔布斯,真实,个性,自我,不完美,却专注,敢打敢拼,他说“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是一种求知欲与勇气,恰恰为我们所稀缺。

  人生,大概就是这样吧:跌跌撞撞,不失其真,无畏前行,笑看人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