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5-07-27 22:04:23.0读后感22

  观神州秀景,赏天下奇观,行重峦叠嶂,吟壮美河山。——题记

  潺潺历史长河,激起的浪花淘尽多少风流人物。在江阴,更是英才无数。万历年间,还诞生了一位“千古奇人”。他少时便立下“大丈夫当碧碧海而暮苍梧”的远大志向。一生用双脚丈量祖国的每一寸山河。上泰岳,拜孔林,谒孟庙,游中华美景;行滇云,穷河沙,过昆仑,览天下人情。他的著作,连外国人都称赞足足领先世界三百年,堪称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地理学著作。被钱谦益先生称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既然如此,便让我们随徐宏祖先生的脚步,领会祖国母亲的壮美山河吧!

  渤海内外之名山,无如皖徽之黄山。

  绕过层层迷雾,小径有些泥泞,松树曲挺纵横,柏树大干如臂,犹平贴石上。树间无甚声音,偶尔只有秋风掠过的簌簌之响,徐宏祖先生走在前头,不时口喘大气,汗水渗出了额头。跟随他一起的仆人澄源帮助他走过一些险峻的地方。在这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的黄山,徐宏祖先生深深的陶醉其中,迫使他不时停下来观察,偶尔拿笔还记录起来。正是这一微小的举动,使得徐宏祖先生发现了气候对植物的影响,阐述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也使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的疑惑解开,如此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芸芸学子践行。
徐霞客游记
  仙露明珠风朗润,松风水月比清华。

  在一处险壁上,一座佛寺排排布列,老僧人石堂与徐宏祖先生对坐笑谈,案上摆着清茶,飘散着淡淡的轻烟,两人说的十分融洽,徐宏祖先生仔细地听老僧人石堂讲了这五台山上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了解了“天花菜”,观看了形状特殊的“清凉石”,终年不化的“万年冰”,还有十分神奇的,由于季节性的冰冻和解冻交替作用而形成的“龙翻石”。这些都让我深深沉迷其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使我犹如亲自游历一般,这些也让我下定决心以后有时间一定要要游历五台山,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徐宏祖先生笔下的四天之旅,向我展示了一个谦虚请教,勤勤恳恳的求知学者。他下笔能绘生花景,管中藏有春秋图,让我能够深刻感觉徐弘祖先生的游记,与他描绘的大自然一样,质朴,绮丽而厚重。

  冲天豪气溯江源,藏心真理传万年。

  明月悬空,偶尔听到阵阵虫鸣,徐宏祖先生夜坐案前,细阅地图,再结合白天所见,徐宏祖先生抬手捶案,愤然站起,“莫非若我所料。”思绪至此,徐霞客先生遂奋笔疾书,提出了金沙江才是长江源头的观点,推翻了《禹贡》中的“岷山导江”一说。此举,也算是了却了徐宏祖先生“欲穷江河之源”的志向吧!实乃行之所向。为了求此真理,徐宏祖先生不惜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近千里,只为“不欲变余去志”,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对真理的追求,在那个八股成风的时代,是十分难得的。先生平凡而又高尚的人格,独特的魅力,让我折服。

  “吾荷一锸,何处不埋我骨耶?”这位东方游圣终因双足俱废,心力交瘁,被迫作罢。他留给后人的,不只一本明代的地志百科全书--《徐霞客游记》,更有谨慎刻苦,一丝不苟,虚心求教,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正是在这些中华瑰宝引领下,涌现了许多像黑剑先生、雷殿生先生一样的“当代徐霞客”。

  当下,仍有千山万水,等待我们中华子孙去征服。我要将徐先生“生平只负云小梦,一步能登天下山”的精神发扬下去。游览祖国的山川景色,去亲眼见证他笔下的“中华奇绝”。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前方的道路红霞满天,仍需我们漫漫前行,先生著作的续篇,当由吾辈青年来写就。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