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师成长力:专业素养发展图谱》读后感2500字

admin2023-01-25 15:57:42.0读后感1027

  阅读是一群人的成长,一群人走会走得更远。

  是啊,一群人,是一种互相督促,是一种相互鼓励,是汇聚更多的力量,启发更多的思想碰撞,是一起走向更高更远的力量。所以,我校青年教师学习营在杨百凌校长和杨舒涵营长的带领下,继续向着阅读高峰攀登,本学期我们共读了郝晓东老师的《教师成长力---专业素养发展图谱》,在一次次的共读中,点燃了大家对教育新的认知,新的启发,新的思想。这也让我更加的认同新教育的四种改变,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方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

  这一群人中,有教师、有学生、还有家长。

  在读到第二章《阅读滋养生命灵气》中的“阅读之光照亮成长之路”时,郝晓东老师提到了“根本书籍”。他说新教育实验把那些在童年至青年期出现过的深刻的影响人的生命以及精神气质的书籍称为根本书籍。我很认同郝晓东老师的观点,我在想如果换做是老师或者家长的身份,我认为根本书籍就是可以解决在教育学生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解决棘手问题的专业书籍。那么这些书籍,一定是教育类的著作。那些活生生的教育案例就是打开问题儿童之锁的钥匙。

  从教十年以来,因为所带艺术类科目的原因,接触家长的机会不是很多,但让我开始真正认真思量家校之间的相关教育问题时候,是我的孩子开始入学,我开始做了家长,我的孩子在遇到种种问题的时候,我开始理解一部分家长,因为从我自身教育孩子的经验里,我明白,很多家长并不是不管孩子,而是没有真正的去学习一些专业的教育知识,了解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在特定的年龄段出现一些特有的问题该如何正确的去处理,我认为这是家校共育的难点所在,就是缺乏主动性学习,我认为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阅读相关教育类书目,对照各种案例,结合对自家孩子性格与问题的了解,照搬书中教授的教育方法也好,结合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也好,总好过大多数的唠叨,打骂,并且我认为,应该坚决杜绝经常性的打骂!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但我们开始便使用了最暴力的方法管教孩子,那么今后再使用其他方法的作用会难以奏效。所以,从自身出发,我也曾无数次的为自己孩子的种种问题而头疼,每当这时候,我明白,生气,怒吼,甚至打骂并不会起到好的作用,对于孩子和我,这都是影响身心健康的大事,每当怒火即将燃烧之时,我会在心里默念三个字:不生气,不生气…然后我去找一本教育类的书,针对性的搜索一些当下遇到的教育问题,求助书籍,帮我解难,日久天长,大多数书中的方法还是有效果的。我想我作为家长可以如此,那么作为比教师队伍更大的一群人的家长们,为了孩子,更应该积极翻阅“根本书籍”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教师成长力
  在读到第四章《反思促进生命觉醒》时,董乐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良师的特征有哪些?学习营的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非常激烈。我将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有爱、尊重关注学生、有耐心、爱岗敬业、具有洞察力、言行一致、具有同理心、伯乐、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有热情有激情、渊博的知识、专业能力…等等。瞧,这一字一句的碰撞让大伙思想开出了灿烂之花,“有爱、尊重学生、伯乐、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这些让我有深深的认同感,我也不经陷入联想,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浮现在脑海,他叫王博辉,刚到他们班上课的时候,这个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实在让人头疼,开小差、捣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我本以为这样一个孩子在其他方面也应该好不到哪里去,可是有一天我路过校园里的小花园,他们班正在上武术课,我看到领头的同学竟然是她,我与武术老师简单交流了几句得知原来王博辉就是班上武术学得最好的孩子。于是我在想一个能在某一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其他方面不应该差到哪里去啊?王博辉为什么平时表现出的样子会是这般?我竟然一直以为这个孩子是方方面面都不尽人意的。于是我想找个机会与他聊聊。他有时下课会帮我摆放凳子,有一天我抓住机会一边和他一起摆放凳子,一边与他聊起来。我故意用很惊奇的语气说:“王博辉,原来你的金箍棒玩的那么好,像个小孙悟空一样,老师还从来不知道呢,听武术老师说,你是你们班武术练得最好的孩子。要不是亲眼看到你玩金箍棒,老师还真是有点不相信呢。因为老师觉得通常在某一方面能做到最好的孩子,在其他方面也应该会很优秀。你能不能试着把字往好练练呀?”他听了没说话,依然悄悄的摆着凳子,大概他认为我说的练好是和班里写字最好的同学比,他觉得会有难度,所以不想答应我。这个孩子,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通常他答应我的事情往往会去做到。于是我想先给他定个小目标吧,我对他说。那这样吧,一下子要求你把字练好,难度有点大,我们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吧,你能不能保证每节课带着工具来呢?这次他点了点头。果然在今后的几次书法课上,他都能按时带来工具,虽然课上也不怎么好好写,但是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种进步,因为他把老师的话放在了心上。

  有一次上课我布置学生带来书法作品纸进行创作。一个偶然的契机没想到让王博辉产生了想要写好字的愿望。他的同桌郭恒宇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文文静静的,从来不和同学起争执,书法也写得很好,这也是我安排他和王博辉做的原因。曾经和王博辉做过同桌的同学,没有一个上课不告状的,只有郭恒宇几乎没有向我投诉过王博辉怎么样怎么样。这天上课,郭恒宇的好朋友郭欣怡送给她一张书法作品纸,郭恒宇想练软笔书法,所以把作用笔书法作品纸放到了一边,我走到王博辉的座位时,本以为是王博辉带来的作品纸,想也没想就表扬了他,但王博辉立刻告诉我,这是郭恒宇的作品纸,郭恒宇说这张纸就送给你吧,王博辉说我不要,我知道王博辉一定觉得自己写不好,所以不敢用这张作品纸。我灵机一动赶紧说:“王博辉你用吧,你看郭恒宇对你都这么有信心,她相信你能写好这张作品纸,你就试试呗”。郭恒宇也看着他信任的点了点头,王博辉停顿了两秒才拿过作品纸。我能感受到他为自己鼓起的勇气。接下来的整节课,我刻意悄悄观察他,每次看向他时,他不是低头认真书写就是抬头盯着黑板上的范字观察,虽然整节课下来只完成了一半,但我从未见过他这样认真的样子,下课后,我趁热打铁对他说:“这张写的真不错,但是只写了一半,老师帮你保存好这张作品纸,下节课来在接着完成它好吗?”他一听我帮他保存,感受到了我对他作品的重视与期待,高兴的点头,并看着我把作品纸放好才离开。相信下节课他会交上一张自己和老师都满意的作品。

  其实,学生的每一步成功都是老师发自内心产生喜悦与幸福感的源泉。希望这样的源泉能化作一股教育动力,长流于每一位教师的心田。也希望我们这“一群人”可以用阅读的力量共同铸就教育的辉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