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1200字
-
艾青诗选读后感1200字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艾青诗选》,认识了一位“吹芦笛的诗人”——艾青。《艾青诗选》是现代诗人艾青的著作,书中收录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作品共49篇,所选作品内容广泛,是艾青诗歌思想的集中体现。他的诗风朴实自然而又不乏哲理,抑郁忧伤而又不乏激昂振奋,他诉说着苦难,也歌颂着光明。 艾......
-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1200字
封面醒目位置提到:本书的主要侧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在所有的章节中,都将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并从多个视角进行说明。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一个合格的教者也应该是一位促进者与引导者。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教育学生,促进学者的全面发展......
-
读《活着》有感1200字作文
今早读完了余华的《活着》这本书,结合本书作者所作的自序,深深感受到了一个作家的伟大,就是通过文字来给人们来传递积极地生活态度,不管我们无论经历了多少磨难。 本书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故事的主人公叫徐富贵,正如其名,富贵出生在民国算是一个地主的家庭,徐家的老祖宗是靠着养鸡到养鹅到养羊再到养牛发达起......
-
项羽本纪读后感1200字
“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匹夫之勇”就是说项羽有勇无谋,这都好理解;“仁”为什么归到妇人的行列,可能稍有些费解。我不认为这里含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因为男女的确在性格上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在某些场合表现为优点,在某些场合就表现为缺点。我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耳根......
-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200字左右
“我渴望我的生命活出善意和慈悲,由衷的给予在你我之间流动。”这是一幅温暖的画面,彼此和谐共处,人之向往。因此,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便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没读这本书之前,察觉不到我们的日常交流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就像书中说到的“我们从来没有把谈话和暴力扯上关系”。即便发生了具......
-
苦难辉煌读后感1200字
走过苦难辉煌的过去,走在日新月异的现代,走向光明宏大的未来,我们充满书写历史的自信,我们满怀创造历史的豪情,但我们更应有牢记历史的初心。岁月峥嵘,初心不改,历史沧桑,精神永在。 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必须追溯到二十世纪那一段震撼人心的近代史历程,这段历史是荆棘坎坷是饱经风霜也是光芒万丈,是......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1200字
最近,拜读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 这本书对于“整体性教学”、“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和“项目式学习”理念下的学习......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200字
《被讨厌的勇气》是由日本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岸见一郎和文学家古贺史健共同创作完成的,书中主要研究的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书名“被讨厌的勇气”,听起来感觉是一本心灵鸡汤,很难与心理学、哲学联系在一起,封皮上的“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更是让人疑惑,但是翻开目录,它的章节标题名便使我陷入......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200字左右
这是一本阿富汗的小说,看到阿富汗,我们就会想到战争、饥荒,或者流离失所的儿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带着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勇气? 随着故事的不断展开,我的答案也在不断变化。主人公阿米尔是富商的儿子,哈桑是仆人,在他们当地的文化中,他们两人的民族是有优劣之分的。但因年岁尚幼,他们没管那么多,......
-
乡土中国读后感1200字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以农为生,熟人社会,聚村而居,《乡土中国》展现了这样一个稳定,却又逐步变动的社会。作者在“文字下乡”这一话题中指出,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由于现在生活的丰衣足食,农村与愚和病贫联系在一起,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话,“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
-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1200字
从教多年的我,依然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呢?每个人的答案各有不同。有人觉得为师者应博学多才,又或幽默风趣,更要公平公正,还要和蔼可亲?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中是这样说的:教师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只有老师喜欢学生,学生才会加倍地喜......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左右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两人为中心,描写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展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通过他们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200字
身为生活在21世纪的青年,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从各种渠道接收着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使我们能获取更多知识,同时也使我们产生了更多的疑惑。我们变得更加的早熟,开始思考一些深奥的问题,如:社会、哲学、情理、人生等等。问题空想注定得不到结果,但有一本书却包含了这些答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
白鹿原读后感1200字
正如之前的几本书一样,我打开《白鹿原》只是为了打发着班车上的时间。这本书忘了从谁那里借来,扉页上离题八丈的话却记录着某位主人曾经的心路。没想到的是巴尔扎克的话那么画龙点睛地表达出整书的主旨精髓——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其实,刚看到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时,觉得莫名其......
-
边城读后感1200字
小说有三要素之说——环境、情节、人物,《边城》也不例外。作者沈从文先生以清新隽永的笔触写下这美丽的故事,我想就三要素来谈谈《边城》之美。 环境美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
-
骆驼祥子读后感1200字
深秋闲暇,翻开多年前看过的书籍——《骆驼祥子》,再次翻看却有了不同的感悟。那时候还是学生时代,懵懵懂懂,看完总觉得命运不公,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当看到他自甘堕落时,为祥子感到惋惜。 在兵伐混乱的年代,饱受苦楚,大多苟且偷生,但纯朴善良的祥子依然憧憬未来,相信靠自己的努力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
-
然点语文点燃课堂读后感1200字
我想每一位宜昌的初中语文老师,都不会不知道朱莉萍老师,她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老教师们都会推荐我们去看看她的著作和课例,对朱老师及其工作室赞不绝口。早就听闻朱老师致力于打造“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不禁心生向往,想要一探究竟。当朱老师主编的《然点语文点燃课堂》一书出版后,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我捧起沉甸......
-
考古一百年读后感1200字
近期我阅读了《考古一百年》这本书。该书由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中国美术考古开创者之一的杨泓先生撰写,书稿以时间为序,九大章节内容贯穿史前至宋代各个时期,勾勒并重现了中国古文明不可磨灭的光辉轨迹。不同于以介绍器物类“国宝”为主的通俗读物,同时穿插介绍中国田野考古学发展史,视野更为开阔。阅读该书......
-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读后感1200字
王尚文先生的这本书专业术语多,理论站位也很高,书上的很多观点都引发了我的思考,今天聊聊这个观点的阅读体会:“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核心应当是也只能是体验,以及在体验之后的反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一词被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所以,体验也可以说是个体感知外部并同化情......
-
儿童的美术语言读后感1200字
看完《儿童的美术语言》一书,我有非常多的感悟,这本书可以作为我的教学指南,在我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课程、撰写文章时,作为我的工具书进行使用。这本书可以说是百看不厌,常看常新。 本书是首都师范大学黄露博士的著作,它最大的亮点就是“与众不同”。书中的观点提到,如果我们把美术当做一种交流的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