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列表
-
失落的一角读后感600字
刚看到这个书名时,我还以为它的内容大概是“世界被遗忘的一个小地方”的故事,实际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这是一本儿童绘本,由美籍的谢尔·希尔弗斯坦创作,以极简线条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缺了一角的圆,寻找自己缺失的一角的故事。经历了许多波折后终于找到了合适自己的角,但它也失去了许多在找到角之前的快乐。 ......
-
生命的掌声读后感300字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生命的掌声》这本书,它带我走进了古代的故事、童话的世界,还有那些关于生命与梦想的“神话”与传说。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触动了我,尤其是那些描绘生命与美好的篇章。 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春的乐趣》。它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和希望的歌颂。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让我感受到了春天......
-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1200字
读这本书,一定要跳过所有的序言和介绍,直接从正文开始读,不然会被剧透一脸。我真的很庆幸自己跳过了序言,不然对这本书的体验就要大打折扣了。我小时候读书习惯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现在觉得,最好的读书方式是直接读正文,正文读完了再去读序言和后记。 因为我是刚读完《静静的顿河》没多久,就开始读的《基督......
-
鲁迅朝花夕拾读书报告800字
初读《朝花夕拾》,我仿佛步入了一条时光长廊,鲁迅先生用那质朴的文字,将往昔岁月的点点滴滴如朝花般拾起,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情与深沉。 书中最让我动容的是那份童年的纯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孩子们的乐园。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还有那神秘的......
-
小游击队员读书笔记400字
在这个学期里,我沉浸在王愿坚先生的《小游击队员》中,被那段红色岁月里小英雄的故事深深打动。故事以樟伢子,一个顽强而坚韧的孩子为主线,展现了他从失去双亲到成长为游击队员的艰辛历程。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樟伢子在敌后传递情报的那一段。他年纪虽小,却有超平常人的机智与勇气。当他得知侦察员被捕,游击队情......
-
陶渊明传读后感1500字
陶渊明是晋朝时的一个隐士,他有时候过田园生活,而有时候又出去致仕,大部分时候他都是因为没钱了才会出去做官。然而他做了官之后又会觉得不自由,因此就会辞职,然后继续回到田园生活。 那么陶渊明对于晋室到底是怎样一种态度呢?首先,从陶渊明每次致仕后都会退回田园的角度来看,他是不忠于晋室的。从书中讲的另......
-
陶渊明传读书笔记1000字
陶渊明,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在他的生命之中,我看见了一个对自然、对自由、对简朴生活无限追求与向往的人;一个一生淡泊名利,就算穷困潦倒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一个生于混乱时代却活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风骨的人。 在他的生命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非常大—陶侃和孟嘉。这两个人都是陶渊明的亲戚,也都对陶渊......
-
陶渊明传读后感1200字
在这本书中,陶渊明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他既不是一个纯粹的隐士,也不是完全的官员;既是我们敬仰的文人,又是需要为吃饭生存操心的普通人。 传统印象中的陶渊明往往是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但《陶渊明传》向我们展示的首先是一个需要面对现实生活压力的普通人。书中记录了陶渊明归隐后的实际生活状况,打破了人们对......
-
陶渊明传读后感2000字
天下大乱,官场中佞臣当道,在这样的朝代,你愿意放弃官场的生活而去过十分苦难的田园生活吗?我想,大家的回答会是不愿意,但有一个人,他一定会坚决的选择过着虽然物质艰苦,但精神快乐的田园生活;他就是陶渊明。 还记得,第一次了解陶渊明是他的诗歌,他说写出的诗歌都是那么的美好,一切都是田园生活,第二次了......
-
鲁迅狂人日记读后感800字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以独特的笔触,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力作。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巧妙地运用了日记的形式,让读者跟随一个精神错乱的狂人的视角,去窥探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读完这篇小说,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狂人的恐惧和怀疑,不仅仅是对"吃人"......
-
列那狐的故事读书报告500字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它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就是《列那狐的故事》,它的作者是法国的M.H.吉罗夫人。 这本书的主人公列那狐表面和蔼而文雅,他实际上是一个诡计多端,机灵狡诈的狐狸。他不惜切代价用各种方法来获取食物,使森林的许多动物倍受伤害,其中就有凶狠的狼叶森格仑,还有头脑灵活而精明的猫梯......
-
熊猫康吉的远行读后感400字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十分特别的书,它的名字叫《熊猫康吉的远行》。这本书像一盏灯,打开灯,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母爱的熊猫妈妈--丹琳,看到了一个坚强、勇敢、乐观的熊猫孩子--康吉。 康吉从小一直生活在妈妈身边,可是长大后的他不得不独自远行,完成自己的使命,开始独立生活。在寻找领地的过程中,康吉遇......
-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00字
暑假的午后,我捧起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指尖划过书页,字里行间的教育故事像邻家师长的絮语,温热而恳切。没有晦涩的理论堆砌,只有一个个带着体温的教育日常,让我在闷热的夏日里,心头泛起阵阵清凉的顿悟——原来教育的真谛,就藏在这些平凡又闪光的细节里。 一、以爱为基,让心灵的桥梁不再沉默 李......
-
未来简史读后感1200字
《未来简史》合页时,夜风正穿过纱窗,带着初夏的草木气。指尖还留着纸页的温度,心里却像被投进一尾萤火虫,忽明忽暗的光,照着那些从未想过的角落。作为被试卷和晨读铃缠绕的高二女生,这本书没教我怎么解函数题,却像推开了一扇朝往旷野的窗,让风带着新的气息,吹散了些习以为常的雾。 最让我心头一颤的,是书里......
-
《格林童话》读后感1000字
在19世纪初德国的民间故事里,《格林童话》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横空出世。它就像一个神奇的万花筒,每转动一次,都能折射出人性中或明亮或灰暗的色彩,内容丰富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世界,令人深深着迷。 白雪公主的故事,犹如一首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曲,在我心中久久回荡。她的美丽本是天赐的礼物......
-
李政涛活在课堂里读后感700字
《活在课堂里》是李政涛教授撰写的一部教育随笔集,初读《活在课堂里》时,恰逢我执教生涯的第八个年头。那些关于“课堂不是预设的剧本,而是流动的河流”的论述,像一束光照进我按部就班的教学日常。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撕碎了我对“完美课堂”的幻想和追求,让我看见了教育的本真。 初登讲台时,我总把名师......
-
活在课堂里读书心得800字
品读《活在课堂里》,书中“课堂,在即兴中创作,在试错中完美”这一观点,像一颗石子投入我教学思维的湖面,漾开层层涟漪。作为青年教师,这两年总在“预设”与“生成”的拉扯中困惑:既想让课堂按计划推进,又常被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打乱节奏,而这句话,恰恰为我解开了心结。 过去备课,我总像在写一部“完美剧本......
-
李政涛活在课堂里读书笔记900字
夏日的宁静中,翻开李政涛教授所著的《活在课堂里》,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教育本真的大门。书中那句“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如清泉般涤荡心灵,让我对日日耕耘的“方寸之地”有了更深的敬畏与觉醒! 李政涛教授反复强调“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要义,即教育必须直面“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
读《活在课堂里》有感1000字
讲台前那方寸之地,于我而言,从来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当粉笔灰在阳光下轻轻飘散,当童声朗读如清泉般流淌,我时常感到自己正参与着一场神圣的仪式。《活在课堂里》这本书,恰如一面澄明的镜子,照见了语文教师职业生命中那些细微而宏大的瞬间。作者笔下那些关于课堂的思考,不是冰冷的理论堆砌,而是带着体温的教育......
-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这几天沉浸在与温森特·梵高相关的文字里,又一次被梵高鲜艷明亮的画作震撼,扭曲如火焰燃烧升腾的向日葵,蓝色鸢尾与野菊相接处那远离喧哗孤傲的白色鸢尾,数十幅或迷惘、或坚定、或狂躁、或安静的自画像等等。它们,如夏日傍晚的火烧云,让你赞叹沉浸而若有所思。梵高,荷兰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生前坎坷潦倒,常常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