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读后感列表

  •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500字

      王阳明所著的《知行合一》一书,是我近期读过的一本值得深思的哲学之作。该书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深入浅出的论述,使我对于知识和行动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知与行的紧密联系。知识不仅是理论上的认知,更是行动的指南。王阳明提出,人们应当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

  • 百年孤独读书报告1200字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更是一座由文字筑成的迷宫,每个转角都映照出人类存在的某个本质侧面。当我合上这本巨著,脑海中回荡的不是马孔多最终被飓风抹去的毁灭场景,而是那个贯穿全书的问题:在无可逃避的循环命运中,孤独究竟是诅咒,还是人类最后的救赎之地?  布恩迪亚家族的七代人生......

  •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1  若硬要用一个词概括《我与地坛》的写作风格,“轻幽”二字大抵最为贴切。“轻”,源于史铁生惯以联想与想象为笔,在扎实的叙事与描写之上,捕捉万物的灵性与生机——虚实交织间,文字仿佛卸下了重负,只剩通透的轻盈。而“幽”字,则藏在他典雅的用词里,又显在锋锐的语句中,恰似鬼......

  • 经营十二条读后感1000字

      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十二条》早已如雷贯耳,而《经营十二条实践》则更像一位睿智的导师,手把手地教导我们如何将崇高的经营哲学落地为每日的具体行动。它解答了"为何”之后,更清晰地指明了"如何做”。掩卷沉思,结合中心工作,有三点感悟尤为深刻,亟待应用实践:  一、践行“明确事业的目的......

  • 园丁与木匠读后感700字

      读完《园丁与木匠》这本书,我的教育观念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洗礼。艾莉森·高普尼克用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我们不是在塑造一个个标准化的产品,而是在培育具有无限可能的生命。  从"木匠"到"园丁"的身份转变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常常不自觉地扮演着"木匠......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读书笔记400字

      语文课上,阳光透过阳台的窗户,落在摊开的课本上。老师拿着书,用温和的声音来带领我们朗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我们跟着老师的节奏轻声跟读,很快就沉浸在这个小故事里。  故事里的五粒豌豆原本住在同一个豆荚里,成熟后被一个男孩当作子弹射向了不同地方。前四粒豌豆各有各的想法,有的想飞到广阔的天空里,有......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读书笔记400字

      今天,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五粒豌豆各自的生活经历。  第一粒豌豆想飞到广阔的世界,却落到了水笼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第三粒豌豆和第四粒豌豆想:落到哪里就住在哪里,也被鸽子吃掉了。  第二粒豌豆十分傲慢,落到了水沟里还觉得自己了不起。最后一粒豌豆最有实际用......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读书笔记300字

      周末的晚上,我在家中书桌前重读了安徒生的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豌豆》。  故事讲述了一个豆荚中五粒豌豆的不同命运。前三粒志向远大却最终破灭,第四粒安于现状却被人吃掉,唯独第五粒落入窗台裂缝中顽强生长,竟帮助一位病弱的小女孩重获健康。  最打动我的是第五粒豌豆默默生长的细节——它没有豪言壮语,只是......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读后感300字

      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他用最简单的故事进述最动人的力量。  五粒豆都有不同的志向:有的想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有的想钻进太阳,还有的想当一颗满足于安逸生活的躺平豆。  最终落进裂缝里努力生长的那里豆让我很感动,它没有宏大的志向,落到裂缝里也不抱怨,默......

  • AI新生读后感1500字

      最近重读斯图尔特·罗素的《AI新生》(英文原名Human Compatibl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Problem of Control),越看越觉得这是一本对当下最重要的警醒之书。技术的飞速推进让人既兴奋又不安——书中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设想,现在看起......

  • 墨多多谜境冒险读后感6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它是中国作家雷欧幻像写的一套科幻故事书——《墨多多谜境冒险》的其中一本,这一本书光看书名就让人觉得很有趣,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要来读一读这一本书。我跟随雷欧幻像先生的生动笔触走进了一场又一场惊险的海底冒险。我从这本书里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和美好的品德,还有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没......

  •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400字左右

      东汉末年,烽烟四起,山河破碎,群雄逐鹿中原。在这片乱世的血色长卷中,《三国演义》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无数英雄豪杰的传奇人生。而其中,最让我钦佩的当属诸葛亮。  白帝城托孤那夜,烛光里他接过刘备的遗诏,明知阿斗难成大器,仍鞠躬尽瘁治理蜀国。记得书中描写他带兵南征时,连敌人都敬佩的说:“丞相天威,南人......

  • 了凡四训读后感1500字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母亲推荐我去读的。我在“微信读书”上,一页一页地翻阅。  起初,我以为《了凡四训》不过是一本劝人行善的古籍,像很多古人先贤留下的训言一样,距离今天有些遥远。  但当我真的沉下心读进去,才发现,它并不只是泛泛的道德劝告,而是了凡先生把自己一生的曲折与领悟,赤诚地摊在纸上。他的......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800字

      读完塔拉,我想家庭和教育是发生她身上最巨大的两件事情。在家庭部分,她被赋予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受家人影响的阴影,躁郁症且抗拒政府和医院的父亲、亦步亦趋难以依靠的母亲、有暴力倾向从小伤害塔拉的二哥肖恩,这些家人在精神世界与塔拉的逆向拉扯及在现实世界语言和身体伤害,让她不仅与外部世界隔绝,也与......

  • 笑傲江湖读后感1500字

      初读《笑傲江湖》,只觉这是一部快意恩仇的武侠传奇;再读时,方知金庸先生以江湖为纸、人性为墨,绘就了一幅关于权力、自由与人性纠葛的壮阔画卷。这部作品不仅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更以深刻的人性洞察与哲学思考,成为华语文学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一、结构如画:以山水长卷铺陈江湖  《笑傲江湖》的结......

  • 中国脊梁读后感700字

      《中国脊梁》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历史英雄人物,他们是卫青、霍去病,是王安石、岳飞,是于谦、文天祥……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但今天,我想分享一个我从这些故事里读出的更深层的逻辑。我发现,这些迥然不同的人物,其实都在完成同一件伟大的事:那就是面对时代的重重壁垒,他们选择“破壁而出”;并在破碎的废......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500字

      暑假中我和爸爸一起看南京照相馆,我的心情就不能平静,感到十分悲愤,它十分真实,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过程,1937年的南京,一间小照像馆中。几个想安安稳稳回家去的普通人被卷入了不想面对的黑暗。  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开始就想守着自己的铺子和家人,把地下室当成避难所,能躲一天是一天。邮差阿昌每天缩着身子......

  • 借东西的小人读后感1000字

      炎炎夏日,阳光透过纱窗在床榻上织出一片光影。我倚靠着枕头,翻开《借东西的小人》,窗外的蝉鸣与故事里的奇妙世界交融,将我缓缓拽入那个关于微小生命与真挚情感的天地。  故事里阿丽埃蒂一家,依靠“借东西”在人类世界艰难求生——一片方糖、一根火柴,都要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从“巨人”的生活里“借取”。可就是......

  • 借东西的小人读后感900字

      傍晚,余晖如轻柔的薄纱,尚未从天地间散去。夕阳的碎金,点点洒进房中,给桌面铺上一层暖红绒毯。桌上那本鲜红色的《借东西的小人》,瞬间抓住我的目光,我不自觉翻开书页。  书中,小人族蜗居在人类房屋的隐秘角落,靠着从人类生活里“借”取微小物件过活。他们像一群灵动的精灵,在地板缝隙、墙壁夹层穿梭,每一次......

  •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900字

      翻开《非暴力沟通》时,我总在书中文字与课堂场景间找到共鸣。马歇尔・卢森堡说“暴力沟通的根源,是我们忽视了彼此的感受与需求”,这句话让我联想到带学生开展“考后亲子对话”角色扮演中的感悟。  书中反复强调,多数冲突源于“豺狗式沟通”——豺狗凶狠好斗,寓意用指责、否定的话语责怪对方的不足和错误,总是看......

 当前第17页     1  ...   14  15  16  17  18  19  20  ...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