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1200字

admin2022-11-23 16:13:37.0读书心得433

  再读《教育的目的》,在怀特海先生的字里行间,我又有了新的收获,一点浅薄看法与君共享。

  一、教育是需要精雕细琢的

  《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现在大多指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在教育中我们同样也可以借鉴,可以在细微的地方发现转变的方法,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找到相应的提升办法。

  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知识融合程度较高,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我们不可能对小学的全部知识内容进行精雕细琢。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当充分研读教材,了解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找到重点教育事项,搞清楚该重视什么,不该重视什么。如果没有完善的侧重点,一股劲将所有教学内容精雕细琢开来,老师花费了精力,孩子也学得吃力,不光不能完成好教学任务,反而会使整体的教育目标被忽视,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也不能提升上来,学习压力也会变大。学生遇到的难题越来越多,遇到不懂问题就问教师,教师也养成一种积极解答问题的习惯,这样看来,老师在“助人为乐”,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已经抹杀了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的目的
  我们只有把握重点事项,因材施教,才能在带动学生的智商、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找到解决各项问题的有效办法。

  二、教育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人的成长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孩子在什么阶段萌发直觉思维,什么阶段发展形象思维,什么阶段才开始逻辑思维,有其必然的顺序性规律。另一方面,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即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从形象到抽象。人对知识的理解,也只能是从基础开始,向高深进发,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孩子的心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同样,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教育不宜过快。提前“补课”,幼儿园小学化等现象都是拔苗助长,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教育不宜过度。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是正确的,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好事,但也不能一味使用题海战术,反复满堂灌输,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折磨,泯灭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教育本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该什么时候学,学什么,怎样学,都急不得,跳不得,也灌不得。知识的传授或学习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教育是需要尊重差异的

  怀特海认为:“所有以考察单个学生情况为基本目的的外部考试制度,都不可能有效,徒然造成教育的浪费。”、“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或者每类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我们不能以“分数”或者其他单一的指标来衡量学生,用同一把尺子去要求所有孩子不是合理科学的。不尊重差异,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会被抑制,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展示,学生自信心容易受挫,失去学习兴趣,不能找到更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好学生得不到大的提高,后进生跟不上学习节奏。

  我们能做的是尊重学生的与众不同,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情绪去看待孩子,而应尊重这些个性。班级里总有些让老师头痛的孩子,若是能够对他多加关心,这类学生一般会对老师的付出有成倍的回报。课堂上,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布置作业、安排任务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个别特别的学生还需要实施个别辅导。

  书中蕴藏的智慧还有许多,只要我们用心翻阅,它总会给我们无数答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