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师成长力——专业成长图谱》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12-09 14:45:02.0读后感840

  初次接触《教师成长力——专业成长图谱》这本书,从书名判断为是纯理论书籍,定是高深莫测,抑或枯燥乏味,无法深入。信手翻翻,才发现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合上书本,细细品味,郝晓东老师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也让我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对教师职业存在感的追寻

  “工作繁忙,事物繁重,待遇不高,责任重大。”我也曾这样抱怨过,可尼采说:“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那我的幸福感又在哪里呢?书中,郝老师给出了一个关键词——存在感。是啊,我应该认真思考“成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如何在教育职业中体现价值”“此生之意义是什么”这一类“存在”问题。

  回想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这十余年,我从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成长中获得了许多工作的意义感和成就感。一个胆小怯懦的孩子在我的课上可以主动发言时,我是喜悦的。一个屡次辜负我良苦用心的孩子突然对我说“对不起”的时候,我是欣慰的。某节课下课后,我感觉自己发挥的极好,学生配合和掌握的都令我满意时,我是踏实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当往日教过的孩子在微信里问候我,来家里探望我时,我是感动的,幸福的,而那种慰藉只有身为教师的人才能拥有,我觉得自己好幸运能成为一名教师,所有付出都是值得……

  一边回想,一边思考,在这个衣食无忧的年代,我的追求不应该就是自我实现吗?而教师这个职业就是我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啊!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我快乐,我不应该用埋怨来推卸自己的责任,掩饰自己的不足。面对学生时,我应更侧重启发学生严肃思考“意义价值”这类有关“存在”的问题,与学生的交流要更加平等真诚幷与他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积极的对话,去关注他们内心的隐秘感受和真实需求,领着他们去探究知识内在的魅力,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用榜样来激发学习的动力,而不是更多强调考大学、找好工作、买大房子……因为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像蚂蚁一样每天忙忙碌碌的活着,“灵魂没有被更有意义的伟大事物投射、照亮,所以,孤独、无聊和空虚感,这样的现代病才阵阵袭来,挥之不去。”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天天抱怨,没有丝毫内驱力,而有的人却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吧!
教师成长力
  为了在教育领域更有掌控感,并且获得专业领域的幸福和自由,体现职业存在感,自然会遇到高层次的问题,“只凭经验能解决低层次的问题,但要解决高层次的问题,就离不开书了”。郝晓东老师如是说。附加强大的知识背景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个既有教育热情又不缺乏专业性的教师。

  二、对高品质知识的渴求

  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但我深知我要做的绝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小学的内容,就算不教不学,长大自然也会明白,围绕上面谈到的“存在”与“意义”,我应该教会的是孩子如何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那么如何去引导、启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一种教学艺术,是一直需要去学习、去磨练、摸索的东西。

  长期以来,一直有这样的说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相对于学生获得的“杯水”知识,教师必须拥有十倍、百倍于学生的“桶水”知识的比喻,但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知识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可以共享,上网可以学到知识。在这样社会条件下,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其知识存量显然已不是传统社会下的“一桶水”的意义能涵盖得了的,必须变“一桶水”为“长流水”。而对于教师而言,获得这“长流水”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阅读。

  本书中,郝老师在读什么,怎么读方面,给出了实实在在的建议:

  1.我们除了提升学业成绩,更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识,理解儿童内心世界,掌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2.教师专业阅读区别于大众生活中的消费性阅读,旨在通过对书籍的批注、梳理、批判,领会并内化知识。

  3.教师宜多读一些经过岁月过滤而沉淀下来的根本性书籍,而不是一味读畅销书,要啃读一些非专业人员不读的理论书籍,而不是只读愉悦自己的文学作品。

  反思自己,虽然一直都有阅读的习惯,但大多是为了消遣,目的性不强。比如我读过类似《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一类的畅销书,很励志振奋,让我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大多数时候又会顺应自己的兴趣来读,关注一些古诗词欣赏的公众号,惊叹于它的寥寥数笔,却是四两拔千斤,字字锤炼,沉浸于那份空灵、曼妙的意境之中。而走出舒适区,去啃一啃专业书籍的次数少之又少。幸运的是,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营,我们形成了一个阅读共同体,学校提供科学专业的书籍,大家组队对抗惰性去共读。

  我们一起共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这样历经几十年的教育经典书籍。随后学校又给大家推荐了那些站在教育前沿的专家们的作品,如《教师突围的秘诀》与《高手教师》。之后我又读了专为数学教师“量身定制”的《重新认识课堂》和《种子课》这两本我崇拜的数学教育大咖的作品。这些书中没有假大空的四平八稳,也不是大段的鸡汤。一路啃读下来,我从俞正强老师的《种子课》中意识到每一单元起始课的重要性,并将他的精彩课例用于平时教学;贲友林老师的《重新认识课堂》,具体到怎样区别对待学生的举手,如何解读孩子们的“童言”,把它当成一本教育心理学也不为过;《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这本书凝聚了36位名师的成长经验,其中有的老师已是鹤发老人,但仍然走在教育最前线,并且乐此不疲,从他们生动鲜活的“心里话”中,我不仅收获了经验还有力量……我逐渐体会到专业书籍对于那些付出努力成长,却难有突破,一不小心就会沦陷于职业倦怠,渴望成长却找不到方向的教师而言就是一场及时雨。

  新时代,我们必须变革自己的价值观,知识观,重新构筑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致力于在教书育人中获得幸福感与自由感。因为教师只有自己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才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所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我愿意不断释放善意与温暖,幷让它散发出智慧与专业的光芒,照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一切可期可许!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