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后感2000字左右
在教育的漫漫征程中,初三班主任的角色举足轻重,既肩负着传授学生学业的重任,又承担着引导他们成长的使命。当我翻开《认知觉醒》这本书时,就像在教育的迷雾中找到了一座明亮的灯塔,书中的理念与我的初三班主任工作经历相互映照,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感悟。
一、洞察学生内心,唤醒理智之光
书中对人类大脑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剖析,为我理解学生的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初三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紧张的学习节奏下,行为表现各异。例如,学生小峰,课堂上眼神游离,作业总是拖到最后期限才匆匆完成,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以前,我只是单纯地认为他学习态度不端正,多次严厉批评,却收效甚微。读了《认知觉醒》后,我才明白,这背后是本能脑和情绪脑在主导。本能脑追求轻松舒适,情绪脑易被外界干扰,而初三的知识难度增加,学习任务繁重,理智脑难以在这场“大脑战争”中占据上风。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不再一味指责小峰。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和他耐心地交流。先倾听他在学习中的困扰和感受,让他放下防备,打开心扉。然后,一起分析他在课堂上走神的具体情境,比如是在讲解复杂知识点时容易分心,还是因为周围同学的小动作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我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课堂状态常受本能放松需求和情绪波动影。在此基础上,鼓励他在课堂上尝试设定阶段性目标:如专注参与15分钟课堂讲解,完成一个小知识点的笔记。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像小组讨论难题、限时解题竞赛等,利用竞争氛围和即时反馈来刺激学生的理智脑,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小峰逐渐能够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质量提高了,成绩也有所进步。
二、因材施教,搭建学习成长阶梯
书中“匹配”和“反馈”的理念,为初三的学习指导工作指明了方向。初三的知识体系复杂,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明显。在复习数学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会着重让他们巩固基本概念和公式,从简单的计算题、基础证明题入手,通过反复练习,夯实基础;而对于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提供一些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题目,如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的压轴题,鼓励他们挑战自我,拓展思维。
每周,我都会组织一次学习小组讨论。在一次化学复习讨论中,学生们围绕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展开热烈交流。小萱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将方程式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联系起来,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其他同学纷纷表示受到启发,也分享了自己在学习中的小技巧和遇到的困惑。这种同伴之间的反馈和交流,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拓宽了学习思路。我也积极参与其中,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提供更系统的知识梳理和解题方法。
三、以身作则,用行动传递力量
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书中“行动的复利”让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来到教室,迎接学生们的到来。这个简单的行为,就像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号:新的一天,我们一起努力。慢慢地,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早早到校,利用早读前的时间背诵课文、单词。
批改作业时,我不再只是简单地打勾打叉,而是认真写下评语。对于进步的学生,给予热情的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详细指出错误原因,并给出改进的建议。有一次,小晨在作文中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我在评语中不仅肯定了他的真实表达,还分享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类似困惑时的经历和解决方法。后来,小晨主动找我谈心,说我的评语让他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也让他重新有了努力的方向。
积极与学生沟通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做法。班上有个叫小宇的学生,性格内向,在初三的高压下,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成绩也有所下滑。我发现后,经常在课间、自习课找他聊天,从他感兴趣的篮球话题入手,逐渐拉近彼此的距离。了解到他因为担心考不上理想的高中而压力巨大,我帮他分析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不断鼓励他。在我的持续关心下,小宇逐渐打开心扉,脸上的笑容多了,学习也更有劲头了。
四、管理情绪,营造温暖奋进班级
初三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忙碌,学生们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良好的情绪管理对班级氛围和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有一次模拟考试后,班级的整体成绩不太理想,不少学生情绪低落,甚至有些学生开始互相抱怨。我意识到,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负面情绪,将会影响后续的复习。于是,我组织了一次“挫折与成长”的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我先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考试失利的经历,告诉他们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关键是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在考试中暴露的问题,以及应对挫折的方法。小辉说他在考试中因为紧张,原本会做的题都做错了,他决定以后多进行模拟考试,锻炼自己的心态。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计划。在交流中,学生们逐渐认识到,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能决定什么,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继续努力。
通过这次班会,班级的氛围重新变得积极向上,学生们也学会了用更理性的态度看待成绩和挫折。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和耐心,遇到学生犯错时,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去了解事情的缘由,以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我知道,只有班主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暖、奋进的学习环境。
《认知觉醒》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初三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方法、行动引导和情绪管理。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将继续践行书中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与学生们共同成长,助力他们在中考的战场上绽放光芒,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