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后感1200字
只有洞悉底层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开启改变自己的原动力。——题记
《认知觉醒》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周岭的觉醒之路和觉醒之法。作者深入探讨了人类思维运作机制和思维模式的形成以及如何转变从儿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范围,如“拆解任务”和“积极反馈”,以及适合的学习区域应是在舒适边缘区及拉伸区的范围。因为只有在这种适当的压力下人才不会由于过于轻松而丧失学习时所应具有的兴趣;也不会因难度太大而萌生放弃的想法。
结合我自身的学习情况,来体会这些建议,就能更直观的感受到里面的好处,用处。我的成绩在班上只能算中上,距离尖优总还是有一段差距,但我并不知道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之前也曾反省到其中的差异是在于自律和学习效率上,却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法。直到我阅读了周岭的《认知觉醒》,才领悟到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学习驱动力不足。优生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原因是在能探索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产生成就感愉悦感。这种感受就是书中提及到的本能脑,情绪脑反馈过来的强大驱动力。有这样的学习驱动力,学习效率自然会更高。
在明白问题的根源后,我又运用了作者周岭推荐的一种方法,即“积极反馈”。这个方法的运行机制是在完成任务后通过向他人积极反应从而获得强大的驱动力。比如我在月考过后与英语老师探讨英语试卷,而英语老师先严厉批评了我的书写然后耐心的分析主要失分点,最后她告诉我每天写两篇阅读和每周写一篇作文给她批阅。如果批评的内容有理有据,条理清晰,那么这将会成为改进自己发现自己不足的宝贵建议;而当我的英语阅读显著提高后英语老师也会主动找我谈话并给予了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而正是这些正面反馈给了我继续学习的驱动力,进而转化为进步的行动力。
而另一个学习方式,即“拆解任务”,又可以与“积极反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生成一个高效的学习系统。比如在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后我们可以运用“拆解任务”的方式给自己定下一个个小目标来分布完成。就像在学习中我想进入年级前20,那么我将会给自己的每一科定下理想分数并逐步完成,在一科接一科的完成既定提升任务后就水到渠成般的完成总体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成的小目标也会在积极反馈的作用下为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在这些领悟贯通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多与自己沟通,问自己你今天做了什么?完成每天的目标了吗?是否存在假努力等等。这样的方式让我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进行自我完善,让理智脑占据主导地位,并与情绪脑、本能脑去沟通,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认知框架和认知能力,从而去感知生活中事情的发展、变化,最终去形成独特的见解。
成长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觉知”,而又在不断地“觉知”中实现“远行”。学习的路上我们要明确自己理想,提高自己的认知,要有纵使前方路途艰难,曲折,遥远也会朝着梦想前进的勇气,亦要有“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