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阅读教学教什么读后感4000字

admin2022-11-24 14:51:38.0读后感328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在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困惑,比如在解读教材时会遇到一些含混不清的地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常会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问题在哪,有时自己觉得很得意的设计拿到课堂上却达不到预期,特别是在第一次使用部编版教材和刚接触到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时,常常有一种不会教了的感觉。直到读了《阅读教学教什么》,我突然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它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颠覆了我很多传统的教学观念,带给我剧烈的思想碰撞,引领我找到了一条通往有效教学的路径。目前为止,读了两遍,读得既艰难又舒畅,不敢说完全领会,但收获确实很多,总结如下:

  一、明晰了“阅读教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和路径

  1、阅读与理解

  阅读,就是一个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产生了他的理解和感受。阅读的核心是理解。理解有不同的状态和水平,指明阅读教学就是促进学生理解水平的发展。高层次的阅读理解是“从阅读中学习”,是通过“表层编码”建立“篇章格局”,在理解语篇命题的基础上建构“情境模型”,也就是能够结合社会经验对所读到的材料有深刻的、自己的理解。

  2、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大致相当于阅读方法,即“如何阅读”的方法。阅读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字词和理解语句这样的解码能力;二是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三是掌握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方法。阅读的核心是抓关键语句,但关键语句要靠大脑去定位,因此,“如何阅读”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拿到一个作品,应该看什么地方,二是从这些地方应该看出什么东西来。

  3、阅读取向

  阅读取向,相当于阅读方式、阅读姿态、或者说是阅读目的,就是指阅读主体抱着什么目的,怎么看待文本。王荣生教授把阅读取向分为三种:常态、异态和变态。常态是正常的人在正常情况下的阅读方式。异态是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的阅读方式。变态是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长期地、习惯性地采用的一种奇特的阅读方式,其根源在于错误的阅读目的,即为阅读而阅读,甚至是为答阅读测试而阅读。

  4、文本体式与阅读方法

  文本体式分为四类:文学作品、散文、文言文、实用文章。阅读方法就是“点化评注”。“点”和“划”就是眼睛往哪里看,“评”和“注”就是从这里看出什么东西来。不同的文本体式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文学作品要以文学的姿态来阅读,包括沉浸式感知,和借助文学解读的工具或行家的指点,扩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现当代散文的鉴赏,要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文言文的鉴赏,要理解古人情怀,赏析古文章法,感受文言美感。实用文章的阅读根据阅读取向、阅读目的,分为快速阅读、理解性阅读、操作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
阅读教学教什么
  5、阅读教学

  学生凭着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来读一篇文章,无法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情感。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凭着自己的知识和搜集到的大量材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和课文之间的这个落差,使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提升到能够理解课文的水平。

  6、阅读教学的路径

  要明确阅读教学的路径,首先要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要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起点要根据学情来确定,也就是学生自己能看懂什么,看不懂什么,能体会的是什么,不能体会的是什么。要教的是学生看不懂,理解不了,体会不了的地方。终点要根据文本体式来确定,即这种体式的文章该如何阅读,关键句在哪里,怎么去把握。

  阅读教学的路径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点或链接通道。阅读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学。基本路径有三条:一是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二是把看起来是生活经验的问题转换为阅读方法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注意到以前没注意到的地方,看出以前没看出的内容;三是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此外,不能忽视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①无论是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感受,始终都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的理解和感受。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是“这一篇”课文,学生要获得的,是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三、认识到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要领

  1、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问题

  ①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说传统的课程设置是有问题的,比如,散文在整个文章世界里是很小的一个类别,但是在我们中小学的教材中的占比却被无限放大;实用文章是理性阅读的大类,但是在中小学教材中却几乎被放弃了。所以,我们的教材才需要革新,我们可以看到在新的部编版教材里,这些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还有被我们奉为圭臬的教参,在教材解读上也是经常出错的。这带给我们的感悟就是不要盲目迷信教参。

  ②教师自身阅读取向的错误,是为阅读而阅读,甚至是为考试而阅读。语文老师不是自己好好去读,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感受,而是戴上一个“绿眼镜”,拿着一套固定的模式观照每篇课文,用每篇课文印证一套模式,只能看到这个模式能看到的地方,看不到这个模式之外本应该看到的地方。

  ③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莫名其妙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比如,用“跳读法”去小说里找各种表面的信息,用现代散文的术语去解读古代散文,又用古代散文的一些章法知识比如首尾呼应、铺垫等去解读现代散文,以抽象概括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用朗读的方法“获取”新闻的信息,以论点、论据的标签法“学习”古文等。

  ④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匮乏和陈旧,导致其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顾文类的多样性,按照贫乏的“认知图式”生产“认识”,再依据这样没有经过理据审视的“认识”,去文本中寻找证据。

  2、语文教师怎样进行文本阅读

  首先,以一个常态读者的身份,凭着自我的阅读经验,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

  然后,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备教材,理性反思自己的解读过程,依据文本体式,把握这篇文章的关键处,即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在哪里,这篇文章必须理解、感受的地方在哪里。

  最后,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身份备学生,了解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在哪里,思考如何教学生学会阅读:①学生不喜欢的优秀经典作品,使他喜欢,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经典作品、伟大作品的敬畏精神,培养出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②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使学生的阅读理解由只能读懂字面意思走向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③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也就是学生不能够体验、不能够欣赏的,使他能够体验,能够欣赏。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内容的改善要基于文本阅读,而文本阅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自己用心去读。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然后,把这类小说当这类小说教,把这篇诗歌当这篇诗歌教,把这位作家的散文当这位作家的散文教。寻找文本内容和形式的交涉部(文本的关键处),关注“此一形式”,领会其所“征服、消融”了的内容。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小说、诗歌、散文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新自己对小说、诗歌、散文的已有认识,以此实现专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语文教学与相关领域的沟通势在必行。

  四、明确了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环节组织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则

  1、教学内容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①教学内容僵化,不分层级和梯度。不管是什么课文,不管是什么学生,只要你认定是说明文就是教这一套,只要认定是议论文,就是教那一套,高中其实和初中没什么差别,甚至初中和小学也没什么差别。

  ②教学内容随意性过大。几乎是老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爱教什么就教什么,没有什么规范。

  ③把课文当语言材料,而不是当成一个完整的语篇来理解,碎片化地捕捉各种语言学的知识点,而不是借助知识教课文的阅读。

  2、教学环节组织方面的问题

  教学环节上最主要的问题是环节设计格式化、套路化。语文教师在几乎每堂语文课上教的几乎每篇课文,都是先整体感知,再梳理课文内容,最后品味语言,“先内容,后语言”的教学流程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惯性,大部分语文教师都会不假思索地遵从。比如,教议论文,不管文章具体的情况如何,课堂上都是四部曲:①找语句,快速的读课文,把作者的观点和主要论据找出来。②贴标签,这句是总论点,那句是分论点,这部分是事实论据,那部分是道理论据。③学生开始谈论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几乎是不顾文本。④老师即兴结束语。这一教学流程的逻辑是,学生要先理清课文“说了什么”,再学习“怎么说”的语言艺术。但是,如由于没有“怎么说”(表现层面)的介入,在此之前“说了什么”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表意、表象层面上,无法达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致”的层面。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该教的的地方没教好,不该教的地方乱教,学生的阅读理解一直处于低层次的水平,阅读教学严重低效。

  3、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环节确定的原则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从目前的概括语言特点,转向对内容和情感的体验。还要注意把语言形式的学习和内容的把握融为一体,在关键语词上“大”做文章,探索一种打通了内容、语言和情感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解读过程,让学生在体会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中,促进对文本表现层面内容的领会。

  用一句话概括,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环节确定的原则就是:研学情,明起点;依体式,定终点;中间搭上两三个台阶。所谓“研学情,明起点”,是说教师要找出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依体式,明终点”,是说教师要依据这篇文章的体式入手,研究这篇文章的特质,找出这篇课文最要紧的地方,以此作为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内容,或者叫教学目标,教学终点;“中间搭上两三个台阶”,是说教师通过两到三个核心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平顺而巧妙地从起点到达终点。

  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不是设计教师做什么,而是设计学生做什么。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是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每个教学环节,要明确内容落点和学习内容,“内容落点”指学生在这个环节里的学习目标或者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指在这个环节里学生怎样达成目标。

  读《阅读教学教什么》,我不仅认识到了常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陈规陋习,学到了很多学科教学知识,更新了自己陈旧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只有不断发展和改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真正改善教学,惠及学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就一定可以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