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08-24 14:47:10.0读后感298

  罗曼罗兰说:“和好书生活在一起,我永远都不会叹息。”

  假期已至,生活的步调也变慢了许多。闲暇时间,读一本好书,与优秀的思想交流碰撞,可以加快自己成长的脚步。

  于教师而言,有利于促进自身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都可称之为好书。带着期许与敬畏的心,我打开了吴非《致青年教师》这本书,希望能从中汲取精神的养料和专业的成长。

  心怀敬畏,不断成长。

  我时常会想,对于教师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号,自己是否当之无愧。对所有我教过的学生而言,我对他们的影响可以说是终身的、永久的。因此,我更有责任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从而对教师这一称号当之无愧。把生命燃烧在课堂里的教师们最清楚,当一种职业成了你的生命,当你在从事这项工作时有宗教清洁,你就不会容忍任何玷污它、亵渎它的行为,你会用生命去保护它的纯洁。爱的太深了,所以我的眼睛里才会饱含泪水,才会心怀敬畏,不断追求成长。
致青年教师
  交换了位置,也就交换了眼光。

  在教育中,如果我们不敬重崇高,下一代将变得猥琐;如果我们不维护正义,下一代就会丧失羞耻感;如果我们不看重诚信,下一代将以奸诈为荣;如果我们不尊重文明,下一代将比赛粗野。教育就是为了明天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就是为了让未来的社会超越今天的文明。我们只有站好教育的立场,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不辱自己的教育使命。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

  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样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要想到他们走上社会时的样子——我总是在想,教育应当培养学生高贵的气质,让学生从青少年时代就有精神上的追求,有高尚的人生目的。他可以选择做一个普通的人,和芸芸众生一样,过普通的生活,但是他的教养必须是这个社会上最优秀的。我们在当今社会上可以看到,不管一个人如何装扮自己,他的“底子”往往是掩饰不住的,这种差异往往体现了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水平,当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未来。

  当一盏不灭的灯

  在《珍视我们的专业》中谈到,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优秀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开关”就在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我们要想当一盏不灭的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使这盏灯一直发光。如果学生不知道,我们要知道;如果学生知道,我们要比学生知道的多;如果学生知道的多,我们要比他们分析的透彻;如果他们分析的透彻,我们就要比他们总结的有个性。所以,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更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照亮学生面前的道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