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500字

admin2023-01-16 16:33:20.0读后感279

  与蛤蟆先生的初相遇

  儿子小学时,家中有一堆漫画书、童话书、百科全书、曹文轩儿童作品集等,爱静的小人喜欢趴在床上翻看各类书籍。在他四年级时,推荐我看一本很有趣的书——《柳林风声》。

  蛤蟆先生登场了,他的夸张个性、鲜明的衣着形象留在了我的脑海中,与朋友们的历险经历反而只有一些浅浅的印象。当时,只是把他看成孩子喜欢的一个童话人物罢了。

  与蛤蟆先生的再相遇

  中考结束了,儿子用我的当当下单了一堆书籍,其中有一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那个暑假,我还沉浸在儿子中考还不错的虚荣心理中,忙忙碌碌地安排着暑假游和培训班课程衔接,殊不知青春期冲突犹如一只猛兽,正在不远处虎视眈眈……

  处在青春期冲突中的儿子仿佛变了一个人,我和孩子爸爸茫然无措、伤心难过、甚至相互指责,家中三个人仿佛在情绪的大海中浮沉。黑夜中的大海,无星光无灯塔,一叶小舟在波涛翻滚中不知漂向何处。

  难以成眠的夜晚,我翻看着儿子暑假买的那一堆书,拿起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发现此蛤蟆即为彼蛤蟆啊,他为什么要去看心理医生呢?快速读完这本书,仿佛能理解一些孩子内心的挣扎与冲突。

  与蛤蟆先生共同成长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召唤吧,我茫然中加入了大象心理焦点课堂的学习,来到了刘琳老师的焦点初级班,然后进入了“蝶变小组”。在完成初级课程后,相伴了三个月的姐妹们无法割舍相互之间的情感链接,又共同开启了中级课程的学习,相约每周六清晨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我与蛤蟆先生的又一次重逢再次开启了。

  清晨慢读书,和姐妹们边读边讨论心得。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仿佛和蛤蟆先生一起冲破迷雾,寻找那个躲在内心深处的小孩,看见他、抚慰他,勇敢地挑战内心的恐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先聊聊给我感触最深的几个章节吧。

  第五章成长的寓言

  这一章节里,蛤蟆在苍鹭的引导下,去探索自己为什么会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书中解释了儿童基本情感要素,就像红黄蓝三原色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对所有婴幼儿来说都是一样的。快乐、深情、愤怒、悲伤、恐惧,这些基本的情感要素,是0-6岁孩子的天性,是自然型儿童的表现,是整个“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等重要养育人的影响,为了适应环境发展起来的生存策略就是“适应型儿童”。

  随着书中蛤蟆对童年的回忆,我也带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中,去看到童年的自己。0-4岁我在外婆的抚养下成长,4岁后回到父母身边后的不适应、情感隔离、反向形成,无一不是在演绎一个适应型儿童的成长历史。在泪眼婆娑中,我再一次地去抚慰那个受伤的小女孩,用我成长以后的力量去拥抱她。

  随后的几章,苍鹭引导蛤蟆跨过“儿童自我状态”,看到每个人都有的“父母自我状态”来到了“成人状态”。

  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用了六章的篇幅层层递进,讲述蛤蟆在不断地探索中意识到了自己已然是个成人,应由责怪他人转向为自己负责。

  作者借苍鹭咨询师的语言一再表明态度:“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的知识局限开始被打破了。新的信息会挑战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

  第十一章艰难地选择

  第十一章中,蛤蟆先生经历了人生中艰难地选择:是继续呆在熟悉的“儿童自我状态”中责怪他人?还是直面痛苦,原谅让自己处于悲惨境地的父母?

  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蛤蟆心里的声音冒了出来。他想问苍鹭为什么要原谅父母,是他们让他的人生那么痛苦啊。为什么他就不能以怨报怨,让父母也尝尝他小时候的滋味?他不只对父母生气,也开始对苍鹭生气,苍鹭和父母在他眼前慢慢重合,变成了同一个怨恨对象。他觉得自己的暴怒就快决堤了,要是释放出来,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会让他想杀人”。这段描述,为后面三章埋下了伏笔。

  掩上书卷,我内心依然沉浸在蛤蟆的愤懑中,他仿佛是替读书的人说出了自己深埋心底的委屈和愤怒。为什么要我原谅他们?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他们?带着对蛤蟆命运起伏的关注与好奇,再次打开书本,来到苍鹭小筑576号,看看苍鹭接下来如何拆解蛤蟆的人生密码。

  第十二章至十四章蛤蟆的成长

  第十二章《说出人生故事》、第十三章《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第十四章《赢了游戏输了自己》,这三章是本书的精华,作者深厚的专业素养在此展现。蛤蟆成长的旗帜开始飘扬!

  讲述自己人生故事的蛤蟆,情绪伴随着童年、少年、青年的不同经历,忽而忧伤、忽而惶恐、忽而开心、忽而惆怅。苍鹭对他的评价是“男孩里的男人,男人里的男孩”。

  苍鹭引导蛤蟆在自己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在潜意识的驱使下,不断重复着我是受害者的心理游戏,正如第十四章的题目——《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在第十四章的后半段,高潮部分来了。书中描写到蛤蟆在苍鹭层层的抽丝剥茧下,仿佛一个初生的婴儿,他所有的防御都被剥下,原始的愤怒喷薄而出。

  “你又来了,又在问问题。告诉你,我受够了你一堆该死的问题。”蛤蟆盯着苍鹭,仿佛在挑战苍鹭,看他敢不敢答话。蛤蟆发现自己虽然是真的生气,却完全没有失控。他还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某种程度上与苍鹭以及他自己的父亲都有关,尽管他还没完全搞懂是什么。太精彩了,蛤蟆完成了他的移情,完成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对权威的挑战(蛤蟆的父母当时已过世)。

  被苍鹭一步步的引导技巧所折服的我,默默坐在阳台椅上,内心的震荡与激动难以平息。潜意识是沉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山,它悄悄地指挥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人生游戏。当你看不到他时,会将这一切归咎于命运。可当你看到他了,敢于承认和直面吗?有勇气去挑战去改变吗?

  一个好的咨询师,可以像镜子一样去反射来访者的情感需求,通过反移情让来访者重新感受一段关系。

  第十六章人格的独立

  蛤蟆先生经由十次咨询,从依赖转换为对抗依赖,最终走向人格的独立。

  书中最后一章,蛤蟆在道别午宴中向朋友们勇敢地宣布:卖掉了蛤蟆庄园,将去伦敦经营房地产公司,开启新的生活。午宴结束,蛤蟆用别针别好裤腿,从外套口袋里面取出鸭舌帽,在头上调整好角度,骑上车一路朝庄园飞驰而去。

  看到这一段,仿佛我和蛤蟆先生一起重生了一般,闻到了初夏时节花香的馥郁,听到了欢快的口哨声响彻一路。

  蛤蟆脱胎换骨般开启新生活了。

  我在为他欢欣鼓舞时想起了这句话∶一个人可以被过去所影响,但不会被过去所决定。了解我们当前的人生游戏是第一步,后面如何走如何选择,才是伴随一生的课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