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读后感列表

  •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600字

      《木偶奇遇记》给我的感觉是神秘的,一个木偶能遇到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和什么样的人呢?我带着疑问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一块木头被雕成了木偶匹诺曹,木偶匹诺曹为了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而出走历险的故事。匹诺曹不喜欢读书,贪玩的他逃学了。他在上学路上卖掉爸爸用外套换回来的课本,买了马戏团的门票到马戏团......

  • 大记者机器猴读后感600字

      读完《大记者机器猴》这本书,我心如一面平静的湖水,被扔进一块石头,荡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就像一场奇妙的梦,让我跟着主人公苏小麦经历了好多有趣的事。  这本书讲的是小学生苏小麦意外捡到了一只会说话、会变形的机器猴。这只机器猴有个神奇的“万能采访本”,能帮苏小麦变成小记者,去探索各种秘密......

  • 风的羽衣读后感8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风的羽衣》这本书,心如一面平静的湖水,被扔进一块石头,荡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讲的是:小女孩江年年,因一场奇妙经历获得了“能看到非遗里藏着的故事”的能力。这个设定充满奇幻色彩,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  我最喜欢书中讲武夷岩茶的部分。江年年说,茶叶在锅里翻滚的时......

  • 杨绛传读后感800字

      一直想着去读《杨绛传》,想了解杨绛先生的人生,是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了这么智慧的一个才女。终于忙里偷闲,带着目的,带着好奇,用几个晚上孩子睡着后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有以下几点感悟。  正所谓“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杨绛先生的童年是幸福的,拥有父母的陪伴和爱,还有受教育......

  • 西游记的读书报告700字

      人们常说,书是知识的海洋。在众多书中,我最喜欢读《西游记》。书里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像“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一个接一个,引人入胜。跟着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脚步,我也仿佛踏上了那条充满酸甜苦辣的取经路。  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讲的是孙悟空因为犯了错,师父......

  • 《卑鄙的圣人:曹操》读后感600字

      《卑鄙的圣人:曹操》是王晓磊创作的一部关于曹操的历史小说,全书共分为十部。这部作品通过对曹操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在三国时期的复杂角色和历史地位,讲述了曹操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重大成就。  本书描述了东汉末年宫廷中的复杂政治局势,以及曹操在这一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和权力斗争中的初步行动,展示了曹操对当......

  •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800字

      杨绛先生所著的《我们仨》买来已有许久,但一直未曾读完它。当初买这本书就是被这书名所吸引,因为我们家也是我们仨。先生用简朴的三个字来做书名,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书所写的是先生一家三口的故事。  在这个温馨有爱的小家庭里,博学多才的钱钟书先生会一直为他的妻子煮早餐,从一开始的拙手笨脚到游刃有余,这一煮就......

  • 情商高就是会为人处世读后感600字

      最近读了《情商高就是会为人处世》这本书,就像一位生活经验丰富的长者在我身边,耐心地教我怎么和他人更舒适地相处。  书里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明白高情商不是说漂亮话、讨好别人,而是懂得在不同场合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照顾他人的感受。比如,当朋友抱怨工作不顺时,比起急着给建议......

  • 刘震云一日三秋读后感1000字

      初读刘震云的《一日三秋》,本以为只是一部讲述家长里短的小说,读完却深感其对人性、生活与命运的深刻洞察。这部作品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将现实与魔幻、幽默与悲剧交织,勾勒出一幅充满烟火气又饱含人生哲理的生活画卷。  故事以延津为背景,围绕着陈长杰、樱桃、陈明亮等普通人展开。他们的生活平凡又琐碎,充满无奈......

  • 一枚银豪读后感400字

      故事中的银毫起初被误认是假的,被人们称为是“假货”甚至被当作废物对待。然而,银毫始终相信自己的价值,尽管被人误解和忽视,他依然保持着对自己的坚定信念。这个过程让我想起了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误解和偏见。很多时候,我们的价值可能并不被他人所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价值。  银毫在旅行中不断被抛弃......

  • 《动物农场》读后感1800字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像一面被摔碎的镜子,每一块碎片都映照出人性的荒诞与权力的狰狞。这个故事没有复杂的设定,没有宏大的场景,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所有角色都是农场里的动物。但正是这些看似天真的动物,上演了一出人类历史上赤裸而冷酷的权力游戏。  曼纳农场的动物们原本过着被人类奴役的生活......

  • 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1200字

      当遇见《教育的情调》这本精致而薄薄的小书时,单是这精巧的外形,就引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于是便踏上了探寻教育真谛的心灵之旅。书中以细腻的笔触、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一幅幅教育的动人画卷,让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知。  教育情调有着一种细腻的情感关怀,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与理解。这本......

  • 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读书心得2000字

      拿到书看到书名后,就感觉这书接地气,适合我们一线的学校管理者阅读参考。细读后,有所感悟。  正如编者所述,案例教学或学习是最节约时间、成本最低、最有效的学习。它能让学习者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成果,让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对大量的“真实情境和困境”,扮演多种角色-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教师,设身......

  • 上有灵魂的课读后感1000字

      成尚荣先生的《上有灵魂的课》这部凝结着教育智者数十年实践智慧的著作,以“课程育人”为经,以“灵魂唤醒”为纬,编织出一幅回归教育本真的壮美图景,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应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一、破除认知迷障:教育是灵魂的唤醒而非知识的搬运  成尚荣先生以“太阳隐喻”破题:教师当......

  •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1200字

      一线班主任,常常忙得像个陀螺,忙于处理各种班级大小事务,时刻忙碌、事必躬亲。暑假,有幸读到了刘老师的推荐书目《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让作为班主任的我眼前豁然一亮。  “做像嘉靖一样会‘偷懒’的班主任”,本书开篇就以幽默的方式作比,提出了“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这样一个创造性观点。相信很......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1800字

      海伦·凯勒在自传中曾提及一个细节:暴风雨中,她凭借安妮老师走近的脚步,便立刻认出了她,并紧紧抱住了老师。那无声的黑暗中,一种深沉的信任与爱意已悄然成为海伦心灵的罗盘。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字里行间,海伦将我们引入了一个由心灵感知的独特世界:失去视觉与听觉之后,她对世界的体认全赖于触觉、嗅觉,更......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1500字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与教育的经典著作,让我们看到正义与偏见,良知与勇敢,也见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小说的故事设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南方一个虚构的小镇梅科姆,以年幼的女孩斯库特的视角,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家庭故事和所见所闻,尤其是她父亲阿蒂克斯·芬奇为黑人汤姆·鲁滨逊辩护的一场不公正审判。  从斯库特的......

  • 卡斯帕罗夫的棋与人生读后感1500字

      作为一名象棋爱好者,闲暇之时我总爱在楚河汉界间感受思维交锋的快意。偶然读到棋友推荐的《卡斯帕罗夫的棋与人生》,初看是一本国际象棋技巧书,研读后却在棋子起落间窥见人生进退之理,于战略博弈中触摸时代脉络,堪称一场酣畅的思维修行。  一、三要安局势,千谋定乾坤  卡斯帕罗夫将棋盘视作人生隐喻,每步落子......

  • 给年轻干部提个醒读书心得1500字

      “在大是大非上旗帜鲜明、站稳立场,在小事小节上律己修身、守住底线”。读完《给年轻干部提个醒》这本书后,深受启发,作为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积极建新功、立新业。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  《给年轻干部提个醒》一书开篇即强调“坚定信念、对党忠......

  •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后感3000字

      汉娜·阿伦特自己就是德裔的犹太人,在德国有过美好的求学时光,也有过逃难和流亡的经历。她挚爱的老师海德格尔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在纳粹时期又投靠了希特勒,为第三帝国效力。二战后他们又恢复了联系和友谊。可以说阿伦特自己就是德国30年代剧变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她后来流亡到了美国,1961年主动申请以《纽......

 当前第38页     1  ...   35  36  37  38  39  40  41  ...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