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读后感800字
一直想着去读《杨绛传》,想了解杨绛先生的人生,是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了这么智慧的一个才女。终于忙里偷闲,带着目的,带着好奇,用几个晚上孩子睡着后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有以下几点感悟。
正所谓“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杨绛先生的童年是幸福的,拥有父母的陪伴和爱,还有受教育的机会,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享受了各种童趣。尤其是杨绛的父亲,以身作则,教杨绛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她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要敢于说不。在杨绛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父母给予了她无限的爱和支持,还有自主抉择的权利,这给了她之后在人生道路上的底气和勇气,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宠辱不惊,淡然处之。
杨绛“成就”了他的丈夫钱钟书,她承担了家庭生活的各种琐事,让钱钟书得以安心,心无旁骛的写作,工作。钱钟书也懂杨绛,给她各种支持。他两从一起留学,期间经历了女儿的出生,一起面对生活的苦,还不忘苦中作乐。杨绛先生百忙中也没有放弃学习,一有时间就不断充实自己。到后来面对国难,两人毫不犹豫,经历千难万险,回到祖国,和家人一起同生死,共患难的家国情怀,让我动容。他两的爱情让我想到舒婷《致橡树》中写到“…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实力上“旗鼓相当”,并且互相关怀,懂得尊重彼此的爱情,必然走的久远,让人心生羡慕。
杨绛先生有大才,可以写剧本,可以做文章,还可以当领导,她却更想当个群众。丈夫和女儿需要时,她也可以牺牲自己,当个好妻子,好母亲。晚年整理钱钟书文稿,写回忆录,翻译著作,每一件事都做的非常优秀,生活却是极简单。晚年失去了丈夫和女儿,但是他和她,依然在她心中,他们三已经融为了一体,带着他和她的爱,她继续前行。
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吧,“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