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羽衣读后感8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风的羽衣》这本书,心如一面平静的湖水,被扔进一块石头,荡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讲的是:小女孩江年年,因一场奇妙经历获得了“能看到非遗里藏着的故事”的能力。这个设定充满奇幻色彩,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
我最喜欢书中讲武夷岩茶的部分。江年年说,茶叶在锅里翻滚的时候,会哼着古老的歌谣,那是茶农伯伯教它们的。我想起爸爸泡茶时,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的样子,现在觉得它们真的在跳舞呢!还有建窑的茶杯,釉色像夜空里的星星,原来每一道花纹都是火和泥土做的游戏。
故事里的小伙伴们都很勇敢,他们一起保护这些会讲故事的老物件。书里的小女孩江年年和我差不多大,一次冒险后,她居然能看到非遗里藏着的故事!当江年年走进脱胎漆器坊,我好像也闻到了那股淡淡的漆香,看到了漆器上精美的图案一点点浮现,听到它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王老师的文字特别神奇,那些原本陌生的非遗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就像在我眼前活了过来。我以前总觉得“非遗”是很难懂的词,现在明白了,就是奶奶的手艺、爷爷的工具,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贝。
看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去年春节,奶奶带我走进古色古香的霞徐顺济庙。我瞬间被殿里摆满的彩色“食物”吸引住了——原来这些就是传说中的“春景斋菜”!一位戴着老花镜的黄阿婆正在整理展台上的斋菜,她笑眯眯地告诉我,春景斋菜是妈祖信仰里的重要习俗,从北宋神宗年间就开始流传啦!
后来,阿婆邀请我去她的工作室体验制作。在阿婆的鼓励下,我终于捏出一只像模像样的小兔子。临走时,阿婆送我一个小螃蟹斋菜。捧着这个精巧的工艺品,我突然明白,春景斋菜不仅是供桌上的美食,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珍贵的民间造型工艺的艺术瑰宝,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好多非遗知识,更被王老师的想象力折服。她能把古老的非遗和充满幻想的童话结合在一起,让我明白,原来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