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就想做班主任读后感1800字

admin2022-12-06 16:07:36.0读后感521

  我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非常热衷于去“请教”老教师,因为想从他们的成功经历当中找到一些秘诀,或许是太过浮躁,也或许是急功近利,终是没能够很好地运用到那些请教来的好方法。直到我读到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读书的整个过程当中,我都觉得醍醐灌顶,有一种释然:竭尽全力去做,做到无能为力,但问耕耘,不急于问收获,用心用情用爱,静待花开!

  在这本书当中,有案例分析,有书信展示,也有内心独白,能够读出于老师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老师的“专业”在于老师的这本书里几乎没有提到,他把那些东西当成的“术”—如何洞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心思,掌控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动力,控制课堂纪律,顺利完成教学。她把术看得比较简单和平常,而道是他推崇的,所谓道就是,真诚做人、不强求、有情怀、有爱、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我想,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老师,首先要做一个纯粹的、真诚的、鲜活的人,有充沛的感情,温暖的情怀,坚定的信念,才是做好老师的充要条件。于是,我开始将这种情怀运用在我的教学当中,用心对待学生,用爱对待教育。

  01让每一次成长都有迹可循
我就想做班主任
  用真心、耐心去记录学生的每次成长。在教学方面,我采取的手段是细化作业记载,更新作业点评语言。让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自己的点滴变化,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关于作业记载

  每次作业布置之前,我都会先简单的浏览,甚至书写一遍作业,结合课堂教学对作业完成提出要求,并公布等级划分依据。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很明确知道了自己该努力的方向,尽可能的减少无用功。3班的锦承同学一直都让我引以为豪,他天复一天的坚持和上进,他的改变让我有了用心、坚持的动力。刚入班时,他的父亲是这样说的,“看了孩子的语文作业,我很茫然……我已黔驴技穷。”这个孩子的作业确实不尽人意,脏乱的书面,东倒西歪的字体让人难以下笔批注。我把孩子叫来了办公室,对他的作业提出了更具个性化的要求,比如基础字词用田字格书写,我将书面整洁度给他做了更详细的等级区分,他也很想得到进步和夸奖,于是很努力的在做好每次都作业。在我的作业记载本和每日小结中,他的名字一次次出现在进步名单中,孩子收获了信心,学习、改变的动力也更足了。

  关于个性化评语

  将定义式的评价、刻板式的评定转变为鼓励式、期待式的评语和个性化的等级记录,尽可能的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我会在批改作业后细想学生的近期表现,在评语中标注,力求让评语真正体现个性、充满人情味。小艺涵看到了评语愿意与我畅谈心扉,紫琪和小响看到了评语燃起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子超同学看到了评语主动找我落实语文基础……这些点滴的变化我都感到无比的激动,将他们好好拾起,收藏在成长记忆匣中。

  02让每一次教育生根发芽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在课堂,时刻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一件极其平凡的事,也能够嗅出不平凡的芳香,无需去有意找寻教育契机,更多的是去在意平凡之中的风景。在教育方面,我更愿意在轻松的活动中让学生自我感知,陈规说教对学生而言已是司空见惯,他们早已练就了一身抵御道理攻击的盔甲。

  这个学期,我很在意学生的内部凝聚力,我觉得一个班只有拧成一股绳,一起朝前跑才能走上巅峰。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更加在意团队的成绩。但学生似乎没有领悟到我的初衷,直至研学。研学活动中有一个“鼓动人心”的团队游戏,十人一小组,每人牵一条绳拉起一面鼓来颠球,最先颠完十个球则胜出。我时刻关注着学生游戏的整个过程,小雅同学不时抱怨对面同学用力过猛,鹤轩同学也偶尔对右边同学移动过慢大声批评,亚楠同学作为队长心急如焚,但也有心无力,调整好这头,那边又出了问题,几番下来,他们似乎都失去了信心。我说,“要不你们先一个人试试什么力度摇鼓更容易接上下一个球,再全体按照这个力度摇鼓并喊口号控制速度。”亚楠很机灵,一下就反应过来,每个人都在自我为中心,都希望别人能跟上自己的节奏,却忽略了这本就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游戏。亚楠马上调整团队,承担起组长责任,最终在大家都努力下获得了成功。我便以此为契机,在游戏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谈了谈感悟,大家无一例外的都说到了团队的力量。很幸运,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中也更加重视身边的伙伴,不再单打独斗,在偶然间的一次语文下课的时候,我听到从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柳沁同学催促同伴背书的声音时猛然觉得内心一阵暖意,青春中有同伴的携手同行真好!

  这本书将教会我如何去爱,如诗歌一样,溢满美好与智慧。用爱,用心,用情去发现学生,去感受学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