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就想做班主任读书笔记2500字

admin2023-01-17 17:56:14.0读书笔记360

  在千千万万的书籍里,刚刚好遇到这本,也许人和书的相遇也是需要缘分的。有时候遇到,不见得想读,想读的时候不见得有时间。

  我是从朋友打卡的朋友圈里见到这本书的——《我就想做班主任》,只一眼立即下了单。刚好出去旅行前书籍送到家,放进随身的包里,利用旅途的几个小时把它快读了一遍。以后的时间常常翻阅,边读一边摘抄圈画。

  听多了身边的人不想做班主任,见多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心力瘁。谁还想做班主任呢?做班主任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竟然还有人想做班主任呢?本书的作者于洁老师,有着26年工作经验的班主任,是全国模范教师,也是一位“天使教师”,她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做班主任虽然很难、很累、很苦,但也很美。

  一、班主任工作就是度人度己。

  翻开书看就看到“班主任工作是度人度己”几个字。于是怦然心动,“度人度己”几个字抓住了我。曾几何时,我们遵守着“师道尊严”,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教育者似乎无所不能,被教育者似乎什么都不懂。

  无休止地给学生讲着一堆堆的道理,一副掏心掏肺的样子,话语打动了自己,学生却依然我行我素。苦口婆心,婆心苦口,学生却油咸不进。最终哀叹一声“孺子不可教也”“烂泥扶不上墙”。

  有的时候,我们喜欢钻进牛角尖。把自己当成了警察和侦探来处理班级的各项事务,事事必究,必查,必还当事人一个公道,似乎才对得住自己的教师称号。却忘记了学生不是小偷、坏人,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有着很强的可塑性。

  不必事事清晰,不必眼睛里揉不得一粒沙子,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明。学会放过学生,跳出自己的愤怒和焦虑,再平静地教育学生,聆听学生,感受学生,教育才真正的发生,我们才会看到教育的有趣和诗意。

  班主任带着一群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有的孩子乖巧、有的孩子淘气、有的孩子聪明、有的孩子愚笨……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喜欢聪明乖巧的,厌烦淘气愚笨的,这是人之常情。
我就想做班主任
  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却要克服内心的好恶,培养一颗平等、慈悲的心,透过学生千差万别的外在,感受到他的稚嫩的心灵,帮助他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一次次觉察自己内心活动,是平等的、无私的、善良的还是充满烦躁的、怨恨的、打击报复的,然后及时把自己的心态拉到教育者的高度上。

  于老师说:“有时候,不要空洞地说教,就是人与人真诚平等的相处,不要居高临下地教育,就是捧着一颗真心与人面对。”是的,有时候,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只是真诚,没有对错。

  曾经遇到过一个把自己锁在男洗手间怎么都不肯出来面对老师的孩子。我说了一句:“你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洗手间,老师很担心你,虽然是典男洗手间,老师也闯进来了。请你出来和老师谈谈好吗?老师必须马上出去,要不然其他人就会看见老师在男洗手间了。”很快,他揉着红红的眼睛出来了,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真诚、坦率带来的感动。

  班主任的工作是什么呢?用于老师的话说,就是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慢慢让自己拥有一颗柔软慈善悲悯大气的心。

  有时候也许是一个单相思的苦恋。费力耕耘却颗粒无收,焦虑过,绝望过,也因为已经尽力而为而在时间的流逝中不再耿耿于怀。

  二、教育很美好,但道路很艰难。

  教育是难的。有时候我们拼尽全力,却依然改变不了一个学生。苦恼过、沮丧过,不止一次地自我怀疑过。或许我们能做的只有多发现他的优点,不厌弃他,对他心怀期待,静静等待他的花期。班级的纪律问题也从来没有一颗灵丹妙花包治所有。不过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波折。

  “抓、放、再抓,再放,终于明白一开始要培养好习惯,再慢慢逐步放手,再慢慢明白他们终究是孩子,不可能完全那么自觉,不可能人人那么自觉。管理一个班级,没有绝对的民主,也不能绝对地集中,虚虚实实中终于慢慢掌握一个管理的度。”

  当年轻的我们在一次次挫败中自我怀疑时,可以看一下名师们曾经走过的路途。同样经历过无数艰难和坎坷,也曾产生过无数放弃之心。最后成为名师,不过是在挫败中不停地尝试与总结经验教训。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于老师说:“我们的教育缺的不是完美的理想的教育理念,也不缺高科技的教学条件,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确实如此。当我们指责任家长不配合老师的教育孩子时,我们的心里也腹诽着自己的孩子老师怎么布置了那么多的作业,影响了孩子们休息时间。

  我们在快乐教育还是挫折的教育里无所适从;我们甚至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无所适从,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多彩的童年又怕不提前学点最终会输在起跑线上。

  社会焦虑,人心浮动,教育很美好,但是一条艰难的路。

  于洁老师说:“我们能做的只是坚定信念,面对各种各样的家长和学生,不焦虑,不迷茫,坚信自己能够有所作为,哪怕一个学期只改变了一个学生,只改变了一个家长。”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三、学会清零

  多少次,我拉着班内的小调皮,一遍遍苦口婆心地教育。有时慈眉善目,轻声细语;有时金刚怒目,大声呵斥;有时候课堂上表扬,帮他树立自信;有时课后留堂,给他辅导作业。

  然而,他并没有实质性的进行。多少次,我对自己说,算f了,放弃吧。多少次,我又默默地拉起了他。有多少期待就会有多少失望;期待越大,失望越多。

  直到我看到于老师笔下的“四大金刚”之一的小胖。于老师尝试了十八般武艺,也不能耐他何。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易。有时候要改变一个积习已久的人非常艰难的事。

  正如于老师所说,我们要学会清零。每天的期待都是零起点,每天下班时清零,每个学期一结束就清零。保留着人生初见的美好,不抱有任何的希望,如此有一点点收获都能让人欣喜。

  清零是一种工作态度,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人生处世良方呢。成功的、失败的,积极的、失望的,全都把它清零。第二天带着全新的自己面对全新的一天。每一天的生命都是美好又鲜活的,这样我们才能全然地活在当下。

  四、平和的情绪

  在于老师看来,一个专业的老师必须是一个情绪平和的老师。没有平和的情绪,就谈不上什么教育。老师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说专业的话,做专业的事情。

  一句话可以让一个学生一蹶不振;有时候甚至一个眼神也会让自卑的学生关闭上心门,用半生来疗愈。一切包含着“鄙视”、“怨愤”、“讨厌”、“嫌弃”的眼神、话语、动作都是不专业的。

  教育从来都就是艰难的。把教育想象得太美好,只会让自己遇到问题就想逃跑;教育是艰难的,难就难在你教育的不但是你要面对的学生、家长,还有你自己。

  正如于洁老师所说,管理学生其实管理的是自己的心。教育就是一场西天取经,经历种种艰难,面对种种未经历过的问题,老师要有一种坚定的意志力,带动学生一路向前。

  从学生身上,有时候你感受到付出爱获得爱;有时候,你也会收获冷漠和不解;有时候,你会委屈,伤心,不明白自己的付出有什么意义;你也会焦虑、犹豫、彷徨,自我怀疑,但如果你善于学习的话,这些最终都会过去,你终将会成为一个淡定从容、心存美好、宽容大度的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