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600字

admin2022-11-09 15:53:17.0读后感486

  这本书是我入职后参加集体共读活动后所阅读的第一本书,第一遍粗略自己翻阅的时候感觉里面的内容彷佛在推翻一些东西,但察觉的不够深刻。入职一月有余后,在参与多次集体共读活动以及结合自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所面对的问题后,对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才有了一些深层次的了解。

  通读下来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保留部分现有课堂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大面积的重构,这本书提出了非常多有意思的概念与词汇,如“主体性神话”、“润泽的课堂”、“倾听与应对”、“服装裁剪”、“交响乐队”等。

  首先是“主体性神话”。看见这个词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所谓主体性即我们常说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类型,但加上神话这个词之后就有些拿捏不准作者想要表达何种意思,是在称赞这种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吗?那也不至于使用“神话”一词吧。带着这个疑问我细读了下去才发现,这个词并非想象中的褒义,带有某些贬义性质的对主体性课堂开展了批判。首先在一堂课中,不可缺少的是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要素,但在轰轰烈烈的“主体性”课堂的改革下,模糊了教师、教材及学习环境,事事都以学生为优先,在这其中特别强调学生自身的主动性、需要、态度,并且将课题全权下放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进行探索。在作者的笔下,他所观察到的十个教学活动中,都强调“自己解决”、“自己决定”、“自我实现”等,教学活动中鲜有体现教师的引导、教材的知识点探索以及对学习环境的构建。这种现象导致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感受与主动性绝对化,让“学生”这一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其他要素彻底割裂开来,将其架在空中,使其看起来富丽堂皇、心生向往,但实际却弱不经风,都无需外力来干扰这种所谓的主体性就变成了由教师全权控制的专制型课堂。
静悄悄的革命
  想要改变现状就要先了解其成因,致使过度主体化产生的罪魁祸首就是在教学中产生的形式主义。作者指出在日本的教学环境中,尤为喜爱使用“手势”进行教学。教师通过手势了解学生对于当前话题的赞同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使整个教学环境看起来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整体处于可控状态,但手势所能表现的情感仅有“赞成”、“反对”、“提问”三部分,但对于脑海中有些模糊尚未成型的思考在手势的冲击下就消散一空,这些尚未形成体系的观点或许就是让这节课不再落入俗套的制胜法宝。而这也反映出课堂教学中看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但却未有真正感受学生到底在思考的内容以及当前的情绪,这也导致课堂产生了一种十分繁荣、激烈的主体性假象。要破除这种假象,就需要让整个课堂不再是谁为主体谁为主导,把一节课所需要的所有要素都串联起来,感受每一个不同的思想,于是在作者的笔下,“润泽的教室”诞生了。

  “润泽的课堂”并没有特定的定义,而是特指一种氛围。与“吵吵闹闹、发出怪声的教室;那些仅仅是白热化的发言竞争;学生表面活跃地不断叫着‘是的’、‘是的’,高高地举手的教室”的形式化相对立,教师与学生不去刻意地划分谁为主体谁为主导,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在课堂环境中构筑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哪怕在课堂中一时拿不出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存在也可以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承认。但这种课堂的构建并非一日之功,课堂中流动的信任需要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得到体现与承认,在此作者提出了一个最为基础的信任构建方法——“倾听与应对”。

  “倾听与应对”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是出现最为频繁的一种师生互动形式,教师引导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作为主体思考后将答案抛回,有来有往,看起来整堂课都充满活力,但实际在运作中则会出现“完美答案”。教师在抛出问题前往往已经预设过学生会产生何种答案,在这种情况下看似依旧是让学生进行讨论作答,但实际的答案已经在教师心中做了预设,作者指出这一点是由于教师更为注意自己的教学进度,并未曾真正的与那些倾心“抛回”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这就容易导致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下降,而一直在课堂中活跃的永远是那一小部分能将答案准确抛回的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有所偏爱是难以避免的,可未曾走入学生的内心就开始有所偏爱则有失偏颇,一直在自己预设下开展所谓“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实质上还是完全由教师所控制,想要让教学活动真正充满活力,所要依靠的是能够应对各种答案的能力,要专心一意地正面直对学生,去尽可能的回应学生的每一次质疑,去用心体会学生作答的答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