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列表
-
哈姆雷特读后感700字
在假期之余,我读了一本名叫《哈姆雷特》的书,它令我产生了一些思考。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一本经典的悲剧小说,描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复仇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困难。其实在这个戏剧中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物,他有时会过于深思熟虑,甚至犹豫不决,并出现了错误的判断,比如当他在激怒......
-
遇见美读后感700字
合上《遇见美》的最后一页,我的心像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这本书让我突然发现:原来美就在身边,只是我从未用心去看。 以前,我以为美就是画册里精致的图画。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懂得美无处不在。书中那句"真正的美需要用心眼的镜头去捕捉",让我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世界。清晨树叶......
-
语文教师核心技能修炼读书笔记1000字
读了熊纪涛老师的《语文教师核心技能修炼》之《课堂教学评语的提升技术》一文,我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恰当的评语会如荷香般悄然浸润,让学生在文字与思想的交融中自然成长。下面以《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学习为例,从六个维度谈谈课堂评语的提升技术。 一、衔接过渡:让文字如流水般连贯 在鉴赏《荷塘月色》第......
-
《红岩》读书笔记1000字
时序轮替,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题记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歌乐山,青灰色的监狱围墙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墙上的弹痕和生锈的铁窗,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永不褪色的岁月。翻开《红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便从纸页间奔涌而来,将我们带回那个信仰比生命更重的年代。在这片被鲜......
-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700字左右
夏夜蝉鸣织成细密的网微风掠过书页,如水袖轻抚湖面,漾开圈圈涟漪。我静坐灯下,蛙声与墨香交织,翻开那本滚烫的《红星照耀中国》,历史的烽烟穿透纸背.灼热了眼眶。 指尖停驻在1927年4月12日那一页被血与泪浸透,国共合作轰然崩塌,白色恐怖席卷山河,书页间鸣咽的风声,仿佛仍是革命者沉重的叹息。当局对......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翻开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在一个停电的夜晚。蜡烛的光晕里,那些沉睡在历史褶皱里的瞬间突然苏醒:亨德尔在瘫痪的阴影里叩响琴键,鲁热在醉酒的深夜写下《马赛曲》的旋律,歌德在暮年的落叶中拾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手稿……这些被命运选中的时刻,像突然划破夜空的星,让我在黑暗里读懂了一句话:......
-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1000字作文
这是一本不足10万字的小说,半天时间就能看完,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展现了一个小人物的挣扎与无奈,强烈推荐看原著。 小人物的无力。做为一名京官,最底层的打工人李善德(从九品,相当于现在的二级主任科员吧),四十多岁,奋斗半生,终于可以在“白居不易”的首都郊区贷款买一套房了,却遭同事陷害,接到了一个......
-
人生的智慧的读后感800字
在这快速发展的社会,传统观念受到剧烈冲击,名利、财富、欲望时刻拷问着一个个孤独、迷茫的心灵。如何愉快而幸福地度过这一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叔本华在书中为我们指出了幸福的方向。 幸福的两大支柱是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精神! 作者强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宁做健康的乞丐,不做病怏怏的国王”。健康是......
-
马克思与我们读书笔记1000字
翻开《马克思与我们》,马克思主义不再是课本里生硬的理论堆砌,而是化作一道道穿透现实的思想光束。阅读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持续与人才选育用管的实践碰撞,催生出对工作本质的新认知与前行方向的清晰指引。 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跳出了教条化窠臼,将其还原为观照现实、指引实践的鲜......
-
马克思与我们读后感1500字
《马克思与我们》是一本在学理深度与现实温度之间取得良好平衡的思想读物。作者孙正聿教授以平实而严谨的语言,带领读者重温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并从人生观、历史观、时代观、科学观、宗教观、文明观、理想观等多个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现实意义。不同于将马克思主义“架空”地讲成教条,本书更注重......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400字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最震撼我的,是雷夫·艾斯奎斯在洛杉矶贫困小学用信任取代恐惧的壮举。他洞察到传统课堂用恐惧操控学生的危害,开学第一课便与学生立下契约:“破裂的信任无法修补”。当学生丽莎丢了作业,他一句“我相信你写了”所传递的信任,远胜于任何斥责,奇迹般唤醒了责任意识。这让教室成为孩子们心之所......
-
乡土中国读后感800字作文
在我老家的杂物间里,挂着一杆老旧的木杆秤。秤已经被岁月打磨得光滑,上面的秤星因长久摩挲,有些已经模糊不清。这杆秤,是奶奶年轻时卖菜用的,后来生意不做了,它便一直挂在那儿,像一位沉默的老友,守着旧时光。 小时候,会经常有人光顾这里的市场,有时候来新货,新鲜的东西,孩子们就会一窝蜂地围上去。村里的......
-
滥竽充数读后感400字
这学期,我们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我可喜欢读啦,特别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 故事里,齐宣王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芋。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就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偷偷瞧着别人的样子,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假装自己也在吹。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喜欢听人一个一个单独吹竽。南郭先生知道自己......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500字
初次接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儿子上小学时,有一年暑假带他去新华书店买书,他挑来挑去,选中了这本书,回家后一天就把整本书看完了。怀着好奇的心理,我也拿起来翻翻,逐渐被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所感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勒写的一本自传体散文。海伦·凯勒在19个......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笔记1500字
大大的"Educated"单词映入眼眸,起初以为又是一本教育励志鸡汤之类的书。细细读完才恍悟:Educated,是教育,是蜕变,更是自我救赎。不禁赞叹译者,“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比“教育改变命运”更符合人生哲学。被大环境和强大话语权所裹挟而迷失自我的人,在经历个体的自我怀疑、......
-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700字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先是阐述了“身份”的定义,分析出“身份的焦虑”产生的原因。然后沿着社会发展路径搜寻,在哲学、艺术、政治、宗教和波西米亚人这五个领域发现人们对抗主流价值观的事例,试图找到解决焦虑的方法,最后给出简短的结论: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那些无法或不愿服从于主流价值观......
-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报告700字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部剖析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经典之作,引领我深入探究乡土社会的奥秘。 在“乡土本色”一章中,先生指出“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子。乡下人依赖土地,以种地为生,土地承载着他们的生活与希望。在传统乡村,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安土重迁。这让我想起老家的爷爷奶奶,他们一辈子守着那片土......
-
红岩读书笔记800字作文
历史如风,被时间悄悄掩埋,再度回首时,已了然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聆听这尘封的历史记忆,总会听见那一串串芳名在时光的大漠中激荡…… 20世纪40年末,在重庆歌乐山下,就有这样一群用鲜血来染红中国国旗的中华儿女。他们被叛徒出卖,被敌人囚禁,无时无刻不经受着苦不堪言、惨绝人寰的毒刑。皮鞭的撕咬,......
-
张嘉佳云边的小卖部读后感900字
有时候看书,就像坐在影院里看完一场电影。合上书的那一刻,灯还没亮,可书里的人、书里的事,总在脑子里打转,半天散不去。张嘉佳的《云边的小卖部》,就是这样一本让我合上书还愣神许久的书。 书里讲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过着再寻常不过的日子。可就是这些日子里的笑、泪、酸、涩,攒在一起,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
雨果悲惨世界读后感2000字
用了一月半的时间,断断续续但又相连相承的读完了世界名著《悲惨世界》。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的形象日渐在我心中高大起来。我甚至在百度上查看了雨果的画像,查看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了解了雨果的哲学思想和其多才多艺而又波澜起伏的一生。 当我看到《悲惨世界》结尾主人公冉阿让临死前,一大颗眼泪,灵魂里幽暗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