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马克思与我们读书笔记1000字

admin2025-08-02 14:29:33.0读书笔记1

  翻开《马克思与我们》,马克思主义不再是课本里生硬的理论堆砌,而是化作一道道穿透现实的思想光束。阅读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持续与人才选育用管的实践碰撞,催生出对工作本质的新认知与前行方向的清晰指引。

  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跳出了教条化窠臼,将其还原为观照现实、指引实践的鲜活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揭示世界是普遍联系且永恒发展的整体;历史观剖析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点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演进;价值观则锚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追求。这些思想,与人事人才工作的底层逻辑深度契合——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依赖人才这一核心生产力的驱动;人才的茁壮成长,又依托科学管理体系与时代机遇搭建的发展平台,而这一切,都能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找到根源与行动依据。
马克思与我们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书中最触动我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应挣脱不合理束缚,在体力、智力、精神等维度实现充分成长,最终达成自身价值。这与气象人才培育的目标高度同频。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能勇于突破专业边界,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持续创新创造,在各大气象场景中自由施展才华的“新质人才”。对于“新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打破传统人才管理的桎梏。过往,气象人才评价常聚焦业务指标,重短期成果、轻长远发展;岗位设置相对固化,限制人才跨界探索。人事工作的使命,便是拆除这些“围墙”:在人才评价上,构建多元考核体系,既考量气象预报准确率等常规工作,也要围绕科研突破、科技创新和新质技术的应用形成新质人才数智化评价指标;在岗位设置上,设置业务数智化创新岗支持新质人才,探索实行绩效工资“一人一策”,激发人才积极性;在发展路径上,鼓励气象人才跨领域求知,建立科研业务一体化岗位柔性流动机制,支持预报员参与气候变化研究、科技人员下沉基层指导服务,让人才在自由探索中,实现能力的全面跃升,为气象事业注入创新活力。

  读完《马克思与我们》,再审视人事人才工作,愈发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非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可嵌入人才招聘、培养、发展全流程的行动逻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只是人才成长的标尺,更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动力源——当气象人才挣脱束缚、全面成长,气象预报的精准度将更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将更广,应对气候变化的底气将更足。

  未来我将持续深挖马克思主义思想富矿,把理论转化为人才选育用管的具体举措。让马克思主义的光照亮人才发展之路,以人才自由全面成长为支点,托举气象事业迈向新高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气象实践融合的使命,更是气象人事工作者的责任与方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我们将不断解锁气象人事人才工作新局,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永续动能。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