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08-19 14:20:34.0读后感619

  这个学期,在班主任工作室老师的推荐下,我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这本书是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所著。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读了译者的话和序言这一部分,我就有一种与这本书相见恨晚的感觉,现在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封面正中的三行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句话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启了探寻正面管教之旅。

  现在很多的父母和老师倍感沮丧,因为孩子们的行为已不再是像他们自己在当年“过去的好时光”中那样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们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感和上进心呢?因为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社会变化是造成孩子们变化的直接原因。第一个重大变化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第二个重大变化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德雷克斯常常说:“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她自己能做的事。”太多的父母包揽了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过渡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最悲哀的是,孩子们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能感到自己很能干的锻炼机会,而产生了“我不够好”的信念。孩子们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反叛或逃避行为上。今天的孩子很少能有自然的机会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但父母和老师要为孩子提供这种机会。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这种方式与其他管教方式不同,对孩子和大人都不造成羞辱。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能力。要想正面管教达到长期效果,书中归纳了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一是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二是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三是是否长期有效?四是能否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惩罚不满足上述任何一条标准。惩罚只在短期内有效。这本书里有上百条非惩罚式管教的使用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1.“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地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者盲目顺从。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赢得”孩子的心,首先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其次,要与孩子平等的沟通。孩子们在感到你的尊重理解之后,教育才会从“心”开始。

  2.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从小得到的教育是为犯错误而羞愧。其实每个人都不完美。我们要有勇气改变“不完美”的信念。回忆小时候犯错误后,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你愚蠢、无能、坏蛋、没出息、脑袋不开窍等等。这些训斥让太多的孩子决定变成一个“讨好者”,或者认定自己无能或者是个坏孩子;也有一些孩子因害怕自己做不好而受到训斥,从而决定不再冒险。这些都不能鼓励孩子发展有价值的人生技能。太多的家长错误地认为“让孩子害怕”,孩子就会做的更好。大人们担心如果他们不“使”孩子做的更好,他们就没有尽职。大人往往会以对孩子更多的控制来掩饰自己的担心。

  正面管教给出的方法是,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犯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在孩子犯错误时,如果你说:“你犯了一个错误,太好啦!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的观念。给孩子创设一个友善的环境从错误中学习,激起的是对孩子的鼓舞,而不是反叛。矫正错误的三个R:承认(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和好(我向你道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是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脱、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自己又对别人。当把错误看成是一次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什么”。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学会“矫正错误的三个R”,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爱与欢乐。

  3.有效地运用鼓励。鲁道夫·德雷克斯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想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大人理解这个概念,能有效帮助行为不当的孩子。每个人都想得到关注,这没有什么错。问题是孩子想要寻求过度关注时,用了一种令人烦恼而不是有用的方式寻求归属感。也就是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要识别孩子行为目的背后的错误观念及其错误目的,请注意用“鼓励”。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简单到是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注意:把握好鼓励的时机,学会“积极的暂停”,赢得合作以及相互尊重。书中说,如果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认可并鼓励积极的方面,消极方面会很快消失,而积极方面就会增长到100%,因为这是你所看到的全部。当你关注积极方面,对你自己和别人都是令人鼓舞的。

  大人们要学会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要从每个孩子的行为中寻找优点。扰乱课堂的孩子往往是具有好的领导能力。老师对这些领导能力用于扰乱课堂的学生参加培训,经过培训让他们成为辅导员,让他们帮助其他同学。比如,某同学总是不收拾桌斗,老师就负责让他教给其他不收拾桌斗的同学怎么收拾桌斗才能整齐有序。

  如果我们通过鼓励“赢得”孩子,再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安排一些特别的时光,和孩子一起聊聊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或者聊聊自己的事,相信孩子们就会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正面管教》这本书介绍很多正面管教的工具和例子,启发人们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在班级管理中也积极地运用正面管教工具,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