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听王林波老师上统编语文课读后感1600字

admin2023-01-10 15:18:58.0读后感595

  一书一茶一世界,一读一品一境界,从喧嚣中剥离,滋养匮乏的精神,如此,甚好!

  近期在王院丽老师的推荐下,我拜读了《听王林波老师上统编语文课》一书,该书精选了王老师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的优秀教学案例。每一篇经典的设计,都让自己对之前的教学有了深刻的反思;每一次阅读,都会让我对语文课堂有新的思考。这一次阅读之旅,真可谓幸哉乐哉!

  一、以素养目标推进大单元设计

  新课标决定新的内容组织,2001年和2011年发布的两个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都是内容标准,其实质就是知识点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结果其实是落实了知识的学习,而观念、能力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换句话说,书教过了,但人可能没育好。而新课标建构了素养导向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必须具有大单元意识,王林波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很注重这一点,例《读不完的大书》这一课例中,初读时设置疑问、勾画词语、分组朗读词语、引导发现词语特点、运用恰当词语形象描述,这层递式的设计,其实是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自主探究词语特点并学会分类,巧妙地达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继而聚焦文字,从短语和句子两方面进行高效积累的引导,课堂中的每一步都非常明确。“交流平台”中提到的学会摘抄、归类摘抄的学习自然也水到渠成。所以说,教者在教学时应高屋建瓴,要有宏观的素养意识,要有大单元意识,要清楚了解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例目标、要有解读教材的能力,要学会勾连、学会创新,在循序渐进中完成素养目标,切忌不可割裂整体,孤注一课。
听王林波老师上统编语文课
  二、以具体任务驱动课堂教学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中提到,应增强课程实施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改革,要真切地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课堂,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清楚明白自己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务必要摒弃以往的形式化学习,如快闪探究,程式化探究等。例王老师《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教学案例中,课前以“谁能以讲解员的身份讲解一下恐龙演化的过程”这一具体的任务设置情境,学生学习时能有的放矢,会认真阅读文本,圈画关键的时间词、演变的词语,并结合实际生活的交际经验,真正落实语言运用。以任务驱动课堂、以实践助推课堂,这是当下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三、以课例设法推进整本书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我们教学时一定要抓住课例,深度钻研、从多维度挖掘,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爱上学习。对于这一点,王林波老师的做法很是值得我们学习:授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纳米技术,王老师及时推荐《图解纳米技术》;教完《琥珀》,又适时推荐《乌拉波拉故事集》;对于《太空生活趣事多》,推荐阅读《太空生活全接触》等,像这样的设计不胜枚举,而要做到这一点,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有思想外,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要做到学富五车,信口拈来,那就迫切需要师生共同把书读起来。

  四、以多功能性创新教学活动

  我们在评课时常常会说:“课堂思路清晰、环节齐全等专业术语。”可除了齐全外,我们能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灵动、更加出其不意、激起层层涟漪呢?要奇,我们大可在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多下功夫,让一切变得皆有可能。例如在字词教学中,大多老师习惯在初读后,呈现满屏的生字词让学生认读,或“开火车”或小老师领读,这一环节常常在简单重复、机械无味地认读中完成,且识记不扎实、理解不深刻,而王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了我很多思考,那就是环节的多功能性。如《猫》的设计中,先是分类(大猫、小猫)呈现词语、正音、辨形、书写,突出重点,有板有眼,更为重要的是为理清脉络、整体感知埋下伏笔。又如《蜘蛛开店》一文,先是认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寂寞、无聊、决定、商店”四个词语,接着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去发现,原来这四个词语正是文本内容的主要支架:因为蜘蛛很寂寞、很无聊,所以它决定开一家商店。这一精巧的多功能设计,让我们不得不为之叹服。为了教学的高效性,我们必须潜心读文、精心设计,提炼、浓缩、融合,让我们的课堂简约而不简单。

  一本著作,让我清晰了课堂教学的素养导向;

  一篇篇案例,让我清楚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方向;

  一切从新、走出窠臼;一切用心,探寻语文课堂的远方。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