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数字抑郁时代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3-01-10 15:19:40.0读后感297

  “幸福”这两个字,在《数字抑郁时代》显得尤为刺眼。在数字时代,平均每人每天滑动手机2617次,面对屏幕超过6个小时。这个数字是不是让你触目惊心?你我在不经意间都成为了“科技人”。

  当人类在这个数据世界中,被当作有无限潜能的效率机器时,它便有恶的倾向了,人类已成了他们的工具、时间里的困兽,一边焦虑一边追逐,一边追逐一边焦虑。无限的财富、更大的房子、最好的教育资源,更直接地宣泄内心的快乐……人像是漂浮着的皮囊,陷入了时间的圈套里,离真实的生命越来越远。而人类想重新获得幸福感,不是更简单,而是越来越难了。

  《数字抑郁时代》是慕尼黑大学心理学教授,迪芬巴赫、乌尔里希多年来专注研究新技术如何提升用户的幸福感,在信息过载的世界里,如何捍卫不被打扰的权利的倾情之作。在本书中,他们直面时代的弊病,剑指隐藏在高科技背后的幸福陷阱。人类需要来一场彻底的革命,才能找到一条与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和谐相处的方式。
数字抑郁时代
  1.社交受损

  技术在今日,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从电动牙刷到全自动咖啡机,再到能随时监测你生活小窍门的YouTube。互联网让你感觉到无限便利的时候,也让你的焦虑和不真实感越来越让你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比如:托尼周末来做客,他一直不停与女朋友回信息,等他在火车上,打来电话,聊的时间比见面时说的话还多。托尼没有感受到朋友的盛情邀请,没有体验到与友人相聚的快乐,也失去结交新朋友的机会,没有领略周边的风景、或许也错过了潜在的客户……这就是数字科技的进步,通信的伙伴得到更多关注,忘记体验当下的幸福。

  2.感知受损

  数字时代照相机成了人类感受世界的工具,这可能会导致我们很大程度上关闭自己的感知能力,仅仅通过镜头去观看,而不是真正去感受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在认知心理学上人类能够感知到的事物,远比有意识地领悟到的事物多得多。那些通过感觉系统流入我们体内的东西,只有一小部分成了有意识的感受。感受是否能形成有意识的知觉,就涉及注意力的调控问题。注意力就是一束光柱,只有这束光照到地方,才会在人类的有意识地生成真实的。简单说:你才能看到。比如:交通事故,当事人就站在驾驶员视野的中心位置,而驾驶员“视而不见现象”,就是没有被驾驶员的大脑归为重要刺激。也就是光柱没有照到的地方。

  人类习惯依赖数字科技的便利,自己成了“傻子”,只是听机器的指令,自己失去了判断力。

  3.价值受损

  与朋友聚餐前,先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潜在“证明”一下自己在享受美食。去度假先要拿出手机拍照,“证明”自己在看风景……或许只有这样,才是有意义的。我们都是“记者”,扛着相机,带着自拍杆,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唯恐朋友圈的人不知道,每时每刻都在秀自己。但我们忘记了,做这些,我们快乐了吗?人们以为技术是一个放大镜,能让我们把握住幸福,并让幸福感来得更强烈,幻想以它为基础就能更有意义。活在当下,用我们的感官直接感知,这是一种能力,一种生存的基本能力。

  写在最后:

  回归当下,才能走向生命的自由。为了找回幸福感,不做“科技人”。青年画家兼诗人张二冬,在钟南山下养狗喂鸡,开荒种地,写诗画画,对幸福二字做出了最终极的诠释。

  虽苦虽累,但他仍乐此不疲。在他看来,生命的美好便在于:这一生的时间都可由我任意支配,并会持续下去;有电影、音乐、书,有宣纸、毛笔,油画框;有鸡有鹅,有猫有狗;有山有云有风有太阳,有吃有喝有余粮……

  当年梭罗来到瓦尔登湖畔,他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无法抵制,幸福才是人类追求的目的。改变的力量不在别处,只在我们自己身上。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