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2-10-28 14:37:05.0读后感426

  包法利夫人死了,是什么害死她的?高利贷?虚荣心?不切实际的梦想?对浪漫的轻信?看了电影《包法利夫人》,心中一直堵得慌,明知道那是一个坑,眼睁睁看着这个可爱的女人一步步深陷进去,任观众大声急呼也无济于事。

  爱玛热爱浪漫却嫁给了到一位受人尊重、工作踏实努力但医术并不高明的乡村医生,成为了包法利夫人。美丽、虚荣的她经不起商人的吹捧和推销技巧,背着丈夫赊购了美服、奢侈物品,最终让自己和丈夫破产,全部财产被银行没收。这对于很多白手起家的人来说没什么,东山再起不是神话,况且老公一技在手,然而,她还是走了,死于服毒自杀。

  是什么导致她选择自杀离世的呢?我觉得推动她自杀的原因看是债台高筑,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恐惧,对命运的无奈,也许还有对自己行为的悔恨。因为爱慕虚荣,她经不起男人对她崇拜的眼神,因为渴望浪漫,她想要逃离家族,她把希望寄托在出轨男人身上,她以为他们爱她,一次又一次利用自己的美貌、利用自己的身体,希望他们能带她出走,离开对她言听计从的她的丈夫,去寻找她所谓的炫丽生活。然而背叛丈夫的她一次又一次被别人抛弃,最终,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倾家荡产来了,让她对生活彻底绝望。当人们举着火把,满山寻找,热烈而喧嚣;当她的丈夫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急切而悲怆,世上的一切似乎都给观众以希望,仿佛一切都这么美好,小镇、火把、人群……眼里看到的都是温馨、善良、美好,可是对于她来说,现实过于残忍。好希望人们能找到她,带回她,救回迷途的羔羊,然而,字幕滚屏而出,于是定神于屏,祈祷、默念……直到最后剧终。命运往往即是如此,一步错步步错,人生没有回头路,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让人哀其不幸、怒其愚昧。
包法利夫人
  当然,《包法利夫人》有其积极的一面,一个女人不愿意过平淡无奇的生活,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断地尝试,哪怕剑走偏锋,虽然最后死于非命,也为那个时代的女子发出了为自己而活的呼声。但她的斗争方式却属小众流派,不为大多数人赞同,甚至嗤之以鼻。她的悲剧,一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给予女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少之又少,大多数女人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婚姻上,其实仍如浮萍,靠的是他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本的残酷、商人的唯利是图,为了赚钱,把客户捧上天、哄得团团转,用尽之所能,一旦崩盘,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眼里只剩下嫌弃和丑陋。包法利夫人为了让商人延缓债期,欲以肢体勾引而不成,这一点倒让人盛赞商人爱财意图之纯粹,绝不掺杂美色。

  该片对于个人有极大的借鉴意义。试想,包法利夫人正确看待自己、认清别人用意,她就不会那么虚荣,聪明的她在其能力范围内做一些有影响的事,或许也能改变平淡无奇的生活。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挣扎,她几次去找神父,但没有人跟她交流,她对丈夫多次欲言又止,而丈夫对她却是容忍、视而不见,不知道这是无私的爱、是无底线的信任还是培植祸根!甚至我在想,当你眼看一个人一步步走向深渊而不去拉她,是不是也在犯罪呢?虽然这出悲剧周围的人可能都能称之为杀手,但对自己负责的终归是自己,不能把自己的悲剧转嫁于他人。人要如何对自己负责?认清自己,对自己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人要怎么认清自己?途径无外乎两种:他人反馈和自我探索。这两种方式必须结合起来,否则就会片面,导致自我定义偏颇。他人的反馈不全对,只能用于调整自己:面对赞美,让自己保有自信而不过于卑贱;面对批评,让自己反观错误而不过于骄傲。自我探索让自己永远在别人的评价下正视自己,即不偏离社会关系,又能确信自我的存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