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08-01 21:49:07.0读后感515

  朱永新其人其书。朱先生,江苏人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苏州大学教授,博导。著有《朱永新教育文集》等,著述颇丰。先生对基础教育现状颇为了解,存在问题把脉准确,开出“方剂”甚为对症。读先生之书,乃是和大师对话,向真人学习。先生之书如“方塘”,似明镜,照亮现实,让现实中教育的美抑或丑,一一亮相,以批判性思维解读教育,值得我们对照反思。

  朱先生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从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谈到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共十章内容,阐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教育。我就“理想的德育”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这是我读完先生关于“理想的德育”论述的第一反应。“立德树人”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具体的落实措施。先生所述活动育人、读书育人、艺术育人、榜样育人、目标育人、学生自主管理等八个方面,都是切实有效地举措。我重点谈谈“读书育人”和“活动育人”两个方面。

  “读书育人”是直击灵魂的有效手段。刘向曰:“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向书本学习,可以“医愚”,更可以“立德”。读《出师表》让人明忠义,读《陈情表》可以知孝道,读《论语》可以知礼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曾经激励了几代人;中国的“四大名著”描摹世间百态,写尽人情世故,堪称百科全书。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年均阅读量为4.35本,日本为40本,韩国为11本,法国为20本,以色列为60本。就教育界而言,现实中很多老师只读教科书,很多学生只读教材,很多家长不读书,很多学校只抓“分数”——值得警醒!
新教育之梦
  最近,我校高三年级的一位家长每天早晨坚持带领孩子,在杨陵文化馆门前大声朗读《论语》,带动了一大批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区教育局积极号召机关干部、校园长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辖区各中小学,也积极扎实开展“暑期共读一本书”活动,令人欣喜。我们的教师、学生、家长应该总动员,共阅读,同进步,建设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活动育人”是最直接有效的德育载体。过去的德育模式,大多囿于灌输式、强制式,师生疲惫,效果不好。我认为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更新德育理念,由灌输式德育向体验式德育转变。老师们习惯了“我讲你听”“我宣布你执行”“我要求你服从”等模式。我们很少讲热爱劳动,但我们带着学生走进田野和农民伯伯一起收割小麦;我们很少讲节约粮食,但我们和学生围桌用餐,带头落实“光盘行动”;我们很少讲尊重班主任,但我们每年举办“班主任节”。学习是一种独特的个人体验,德育也不例外。

  二是端正教育观,由单一抓分数向首先抓德育转变。现在,受综合因素影响,不少教育人“被迫”走向一味抓分数、求成绩的途径,这与党的教育方针格格不入。我们要站在政治高度思考三个问题: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质量是生存之本,但德育是抓质量之魂。没有“灵魂”的质量长久不了,没有“灵魂”的人才也是可怕的。随着社会变革地不断深入和工业化革命地持续推进,国家的人才战略也在不断调整,社会需要多层次、多类型人才。正如唐江澎校长所言:“学生没有分数,赢不了考试;光有分数,赢不了人生。”我们教育人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以德为首,五育并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是丰富德育形式,由学校独自行动向社会参与转变。近年来,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学校教育工作,逐步开放了不少德育实践基地,如: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劳动实践基地等。这是好的迹象,有利于学校组织学生深入其中,用心体验。向内挖掘,学校还要以开放的姿态,邀请社会人士参与到校内德育活动中来。校内体育健康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我们每次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了了解,融洽了关系,赢得了支持;大型考试,我们邀请家长参与监考工作,既教育了学生诚信考试,又让家长体验了教师、学生的辛苦;“道德讲堂”我们邀请学有专长的家长开展讲座,学生喜欢听,也更容易接受。

  我们杨陵中学是一所有66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中国载人航天系统副总设计师吴斌,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生徐继军、马思延等等,还有多位政界、商界、文艺界精英,都在不同领域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学校之所以能够培养出多位充满爱国情怀的英才,最主要的就是把“立德”放在了首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有担当精神、有报国之志。全体杨中人将继续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理念,继续发扬“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杨中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朱先生《新教育之梦》给我们以思想洗礼和行动指南,更给我们以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朝着实现“新教育之梦”而奋力前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