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07-26 13:26:54.0读后感1234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是作者30多年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的经验结晶,对中小学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给教师的建议》对学校教师提出了100条建议。通过阅读此书,教育工作者能够吸收到许多优秀的教育建议和方法,从而保证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应彭戈菲工作室的阅读建议,我认真研读了这本书。在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之前,我就零散地读过书中的一些内容,常常令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如今我当了老师,系统性地将它阅读一遍,又有不一样的感触。我认为,这本书应当成为每一位刚踏入教育领域的老师的指明灯,教师应该把它当作手边书,工作之余时常翻一翻,困惑的时候不妨再读,常读常新,或有新的理解和收获,如此,才能让教育之光照亮漫漫长路。于我而言,在细读此书过后,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并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因材施教

  看到每个鲜活生命背后的可能性

  打开书本,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句话:“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教师不能手拿教材、眼看大纲或者课标,去教个人脑海中理想化、抽象化的学生,更不能用死板的教条去勉强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便是多数人认同的“一类”学生,彼此之间也都各自不同。确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脑力劳动的成就感。读完文章之后,我立即联想到万世师表孔子的一个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教育无国界”。

  在教学中,所有的教育者都要明白学生是鲜活的个体,相应的,他们接受的教育教学也理所应当要是鲜活的,因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变化。我们的目的应当是让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层面上的发展,学会学习,而不是学习本身。这个道理在教育界怕是老生常谈了,但其实在我们身边,对于学生发展的“标准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也体现在班级管理、德育教育。不少老师习惯以一致标准来要求学生,习惯见到“整齐划一”的场面,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对于个别学生的“另类”的个体行为常常采取较为极端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或许在某个阶段,特别是因为学生年龄小、对于教师和学校还存有害怕的时候会带来一些群体表层的“繁荣景象”,似乎所谓的“不良风气”在这个群体已经荡然无存。但实际上,当学生到达一定年龄阶段,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对于教师和学校已经不再害怕而又没有“敬畏”的时候,这种管理、教育方式自然也起不到了好的效果,相反,很多时候它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给教师的建议
  放眼望去,这些年,社会上时有高校大学生道德品质恶劣行为的报道,甚至也还有一些学生的不良言行。它们的社会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有时候还为他人、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其实这些危害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看到那些令人错愕的行为是一个“果”,而真正需要探究的是形成这个果的“因”。一个没有对学生个体认真分析、没有区别对待,没有理解、宽容的管理方式,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的。对于学生个体的认真分析和区别对待,就是建立在教师对于个体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之上的,这也是对于成长中生命的一种“呵护”和“敬畏”。

  苏霍姆林斯基恰恰看到了这一点,作为给教师的诸多建议中的一条,他将其放在了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在他看来,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在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进一步开展教学。

  学生不是抽象的,他们不是存在于教师个人的想象中,也不会以理想化的姿态出现在教师面前。我相信,当日的苏霍姆林斯基正是看到了身边一些令他担忧的现象才会写下这样的思考。在这么多年后的今天,再次读到大师的文字,我们在钦佩教育家智慧的同时,不由得感叹教师的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走在这条极其光荣又极具挑战的道路上,唯有看到鲜活的个体,才能看到蓬勃的希望。

  静待花开

  找寻学习困难儿童的专属教育法

  学习困难儿童在日常教学中并不罕见,他们或许会在听、说、读、写、算和沟通的获得和应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但更常见的是由于情绪、生理、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导致学习状况不良或学习暂时落后。他们智力正常,只要教师和家长在对其进行恰当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上,将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亦提到关于这类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策略及其重要性。

  对待学习困难儿童,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积极接纳比消极排斥更能起到辅导转化的效果。《给教师的建议》中有所提及:“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肌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这一点论述启发我们: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分析每一位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等学习条件,并结合其学习动机、抱负水平、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例如针对学困生学习动机不强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及时提供反馈、合理运用奖赏、适当开展竞赛等途径激发其外部学习动机,同时采取激发认知兴趣、提升自我效能、建立合理目标、培养积极归因等方式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

  学困生的教育辅导不能只靠教师一人的努力,正如《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的:“教师手中还有另外一个手段:他可以预防使儿童学习发生困难的原因。当然,这不仅要靠自己的力量,而且要靠社会各界的帮助。”教师在分析并制定好学困生的学习辅导策略后,应积极进行家校合作,结合家长资源共同进行教育。例如多与家长沟通学困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家长在家的辅导给予指导,定期进行家访以不断调整辅导策略等。

  《给教师的建议》引导我们关注学习困难儿童这类特殊群体,他们同样拥有发展的独特性和无限可能性。教师要做的应是耐心引导,因材施教,静待花开,相信属于学困生的豁然开朗的时刻必定能够到来。

  家校共育

  架起学校与家长科学沟通的桥梁

  最后,如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在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然而,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愿意配合老师把家庭教育搞好,但苦于把握不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往往好心办坏事。为了能够更好地根据未成年人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尊重、理解和鼓励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将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这意味着“依法带娃”已成为每个家长必须承担的责任。而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家长更科学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呢?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最基本的三点:

  第一,沟通时要相信对方。家长要相信孩子,并要取信于孩子,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之所以不可或缺,是由于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有特定的心理取向和价值取向。家长只有相信孩子,并取信于孩子,才能使作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经验沟通与感情交流的教育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同时更重要的是,“诚”与“信”作为每个公民不可缺少的品德,必须从小培养,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启蒙式的,是基础性的,也是最有效的环境,因而也是他们学习相信别人并取信于人的最好课堂,家长相信孩子,无形中会成为孩子“诚”与“信”的示范者。

  第二,批评时要就事论事。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时,要有针对性。针对孩子的某一种错误行为,家长在批评时要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处,以及错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错误的严重性等,切不可借机会,把批评变为开“批斗会〞。因为,开“批斗会”的结果,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是个惯犯、反派人物,体无完肤,最终可能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同时,批评也要适时适度,切忌唠叨。所有的孩子都讨厌家长无缘无故地唠叨,即使是出于关心,那么,家长如果选择了唠叨,就意味着要从心理上和孩子对立,也就意味着批评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惩罚时要言出必行。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有受到家长惩罚的时候,如何使孩子在惩罚中进步、提高?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言出必行”。当家长警告过孩子当他犯某一种错误时要惩罚他,那么在他犯错后,就一定要实行惩罚的诺言。假如家长不实施惩罚,那以后便难以下达命令,惩罚也就失去了应有作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学校和家庭,不仅要行动一致,要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我想,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诚心诚意的帮助家长,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自然能够更加省心、省力、优质、高效。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办公室与他人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怎样快速地成长?许多青年教师踏足教育这个行业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而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个体差异大,个别学生厌学等情况,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也常常觉得黔驴技穷。如今,在捧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我如获至宝,获益匪浅,我也相信我能够活学活用,用更有效的方法来立德树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