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瓦尔登湖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07-26 13:25:58.0读后感1457

  卢梭曾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由无价,但人总是不免困于世俗、困于心、困于情,有执着和偏见,更有痛苦、徘徊与挣扎。每个人都在寻找自由的出口,期望抵达心灵的港湾。

  175年前,有位青年来到瓦尔登湖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以此经历写成了经典著作《瓦尔登湖》,他就是美国作家——梭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两年零两个月的所见、所思、所感,为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与生活的智慧。

  心灵的束缚就是一种思维的局限,让人体会不到自由的欢畅和生活的愉悦。读懂《瓦尔登湖》,我们就会明白:人生在世,要想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得冲破心灵的枷锁。

  01不被物质欲望奴役,过极简生活

  1845年,美国作家梭罗借了一把斧头,走入瓦尔登湖边的山林,建起了一座小木屋。他开荒种地,饿了就吃自己耕种的简单食物,渴了就喝纯净清澈的湖水。他随时欣赏着纯净美妙的景色,在木屋里惬意地阅读写作,用心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

  梭罗喜欢自食其力。一把斧头、一把刀、一把推车……这些经他亲手制作出来的劳具,似乎代表着让人可以行使的某种使命,却又可以与外界毫无联系。他住在自己搭建的小木屋里,对于食物,他吃多少、种多少,大多是粗茶淡饭。他认为衣服的作用是为了维持体内的热量,房子是为了遮风挡雨。让所有的外在之物,回归它最原始的意义,也许这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

  梭罗试图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纷繁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瓦尔登湖
  生命的必需品,其实寥寥无几。如果你想要生活幸福,就要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过多的索取,只会额外增添人的负担和烦恼。其实很多时候,不是生活太累,是你想要得多,反而会失去得更多。

  梭罗认为:“人不应该被奢华的生活所拖累,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在物质的世界里,如果不加以控制,永远没有止境。因为有多,就必然有少;有富,就必然有穷;有时尚,就必然有过时。所以,不被物质欲望奴役,过简朴生活,人生就越幸福。

  02用心感受自然

  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精神家园。梭罗挣脱了物质的束缚,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内在需求,让思想和精神得到升华。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对自由有了更深的顿悟。他始终坚信,一个人灵魂所需要的东西,是不需要用钱买的,这才是他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湖光山色中,梭罗记录了大到四季景色的交替,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书中。

  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观察鸟类、动物、花草和树木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祥和美好。他在月光下的湖里钓鱼、游泳,感受小船随轻柔的夜风飘荡;在温暖的黄昏,他坐在小船上吹笛子;伴着树林草地的花香,看鲈鱼在周围游来游去。

  在梭罗眼中,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风霜雨雪,春夏秋冬,都值得我们驻足欣赏。正如他在书中所说:“让自己像大自然一样简朴,驱散我们眉头的阴云,给我们的毛孔里注入一点活力。”

  正如《道德经》所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修心之道,在于求得本真之心,唯有心怀质朴,方可淡泊名利。

  杨绛先生也说过:“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认可,最后才发觉,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岁月淡化了一些事情,也让一些事情变得浓郁。有人说,自然界有治愈人心的力量。跟随梭罗的脚步,我们也得到了一次心灵净化。

  对比现实中,有很多人每天过得浑浑噩噩,把自己束缚在狭隘的圈子里。遇到困难,便消沉低落,自暴自弃;遭遇不公,便心浮气躁,怨天尤人;恐惧未来,便忧愁焦虑,心情烦闷。

  对一个人伤害最大的,往往不是外界的任何事,而是精神内耗。有时候,复杂的,不是生活,而是内心。面对烦恼,不妨洒脱一点,不消耗自己的精神。或许上帝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而窗外的景色会更加迷人。

  生活不简单,我们可以简单过。简单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的追求。梭罗在书中说道:“把一切不属于生命的东西剔除,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03让生活慢下来

  沈从文在《边城》里说:“人生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翻。”

  梭罗到瓦尔登湖畔,他坐在门口从日出一直坐到中午,独自凝神遐想。看麻雀在山核桃树上鸣唱,听远处公路上传来的马车声。傍晚时分,他常漫步湖边,听夜莺歌唱,牛蛙鸣叫;看杨树摇曳,湖水荡漾。晚风轻抚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

  他读书、劳动、散步、静观瓦尔登湖,与大自然对话。梭罗喜欢过这种舒缓、惬意的生活,慢下来,可以让人保持健康和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可以更从容、更充实的享受人生。

  当都市的人们在追逐物欲时,梭罗却对生活做减法,追求简单,缓慢的生活,可以说是最早的断舍离。

  有一次,他把船划到湖心后,就任凭轻风吹着船只荡漾,自己仰面躺着,沉醉于幻想当中,直到水波把船推到岸边。在别人看来,这或许是一种懒惰,一种虚度光阴。其实让生活节奏变慢,静心去感受四周,身心都会感到放松和惬意。

  慢慢来,不是无所事事,它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奔跑的时候,不代表你快;散步的时候,不代表你慢。给心灵松绑,不着急,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一个人能在有生之年,做自己喜欢而又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是多么幸运。正如梭罗所说:“我步入丛林,是因为我想从容不迫地生活,仅仅面对生命中的基本的事,看看我是否能掌握生命的教诲,而不是我临死时,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活过。”

  现实的压力让人们无处可躲,只有在书中才感受到真正的安宁,是人们精神的栖息地。

  真正的自由,就是内心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想要日子舒心,就要减少世俗附加的事物,把空间留给美好,才会活得轻松惬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