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000字
一开始被书名吸引,《不跪着教书》,一个很有个性的书名。不禁发出疑问什么是不跪着教书?怎样不跪着教书?是什么人能写出如此个性的书名?翻开作者简介才知道,本书作者吴非是王栋生老先生的笔名,他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同时也是著名杂文作家,任教于南师附中。
这本《不跪着教书》记录了吴非老师对当前各种教育问题的思考。书里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它收入的都是作者近年来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有的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有的是教学随想,有的则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但是,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到了作者在用沉甸甸的思考印证着他几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条:"不跪着教书"。
书中的这段话一直萦绕在我耳畔“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我不由得思索: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教师究竟是什么?从古至今,教师被太多耀眼的字眼照耀: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有人把教师比作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也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还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其实,我觉得,教师就是教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的人。教师跟普通人又有区别,教师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是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教师是一个说平凡而又不平凡,说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人!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汲取教育智慧,“只要读书,什么都好办”。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教育活力、教育创新,一句话: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生命。吴非老师写到“我希望自己拥有最出色的学生,所以我必须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必须要有一桶水。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身体力行,以行动影响学生。
不跪着教书就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质疑的精神,要有精神追求,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