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11-10 14:28:10.0读后感821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是韩素静老师结合教学实录、课例分析凝练而成的作品。读完后,我认为这对初登讲台的老师来讲,可谓是一部教学“宝典”。全书分为四个章节:“课堂要落在实处”、“课堂上的遗憾”、“捍卫课堂知识”以及“我这样教语文”,余映潮老师在作序时提到:“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就是“上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上追求教学效率的语文课”,“上让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的语文课。这要做到这些“朴素”,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从文本解读到课堂把控能力全方位的考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试图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我认为其中关于“朗读”的几个章节很值得深思,接下来,我想对阅读后所思所想,做一些简单的阐述。

  一、课堂上的“有效朗读”

  在语文的学习中,“听、说、读、写”是四个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尤其是进入初中之后,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时间,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压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朗读在很多场合下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了,所学或所读文本篇幅的增加,更多的需要的是学生默读、跳读以及快速阅读等能力,但对于一些特定的课型,比如文言文和诗歌的学习,朗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中,韩素静老师特别分享了余映潮老师《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片段,在这一教学片段中,余映潮老师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有味”且“有效”的朗读。在整个朗读的环节,余映潮老师循序渐进,层层加深,为学生提供了四次朗读指导,学生一个共朗读了6遍,摘录如下: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
  师:好,记住生字的读音,扫除了读书的拦路虎之后,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顺畅,很流利,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缺点,读得没有文言文的味道,请再读第二遍,这次要读出一点文言味道来。大家不知道文言的味道怎么读出来?那好,老师示范……这就有了文言文的味道,大家试试。

  师:(点头赞许)好,文言文就这样读,个别词语应适当拖长声音,这样就有子文言的味道。请大家再朗读一遍,这次要求大家读出作者夜游的兴致。(看学生茫然,又解释)师:大家有了很大进步,读出了夜游的喜悦。请大家再继续读,这次要读出苏轼心里的那“一点点复杂的情愫”来。

  师:好,大家读得很好。在被贬黄州的四年里,苏轼成了一个连看看月亮都高兴的人……

  请大家再次朗读,要读出惊喜和快乐

  (生开始兴致勃勃而又情感复杂地、摇头晃脑地朗读第六遍。)

  正如韩素静老师对本教学片段的解读,学生从一开始的读出“文言味道”,到读出“作者的喜悦”,再到读出“复杂的情愫”。最后又读出作者的“快乐”。余映潮老师设计的朗读环节,不是无效和流于形式的,这堂课的“有效阅读”体现在,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是逐渐走进和深入文本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做好铺垫,给出相应的指导,一步一步的带领学生在读中解读文本、理解情感,进而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所得。

  二、范读,让文字的力量在学生心中发酵

  在余映潮老师《记承天寺夜游》这一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范读的重要性也有着很好的体现,在第一个朗读环节,余映潮老师要求学生读出“文言味”,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理解什么叫做“文言味”,这时,余老师的方法是:大家找出来“念无与为乐者”,“盖竹柏影也”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三向话。读这三向话时,把其中的“念”“盖”和“但”三个词语的声音尽可能拖长一点(边说边拖长声音示范)。这种方法,让学生迅速、直接地感受到了何谓“文言味”,甚至自发的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

  韩素静老师还在书中分享过一位学生对自己的语文老师的范读的评价:“上他的课,我总为他的感情所左右,他不是演员,但他的情感的微妙变化却似春末夏初变幻莫测的云天。渐渐地,我也养成带感情朗读的习惯,读到好章段,我竟也会旁若无人,忘乎所以。如今,细细琢磨一下他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我深表赞叹,我已深切体会到了他的一句话:‘读到有情时,文也通大半。’”

  由此可见,学生对教师的范读往往是喜爱且满怀着期待与敬佩的。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往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我想,这并不意味着范读就会在课堂上黯然失色,相反,学生正是需要教师有深厚情感、与温度的范读,才能更好的将学生带入文本,让学生在韵律中自然地感知。

  三、在朗读中寻觅

  本书中很吸引我的一个课例是韩素静老师工作室成员谷宪民老师的一节小学语文课,课程的类型是一节“听读课”,乍一看这个题目,我满心疑惑又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在课程伊始,谷老师给学生的提供了三个指令,即,听读课、倾听和静心。在课程的行进过程中,学生以听为主,老师以读的形式将一篇阅读娓娓道来,并在关键处适时提问,和学生互动。虽然这是一堂小学的课程,文本和形式或许过于简单,并不适用于初中阶段的孩子们,但在解读教学片段的过程中,我依旧深受启发,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读出“语文味”、读出“诗意和情感”的过程中,是否也可以用新颖的方式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文本、感知文本和走进文本?化用韩素静老师的一句话,读的教学无处不在,无心之处皆可有为,在朴实自然地语文课堂中,我们依旧可以读出韵味!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