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08-24 14:28:02.0读后感297

  回想自己成长的路上,离不开书籍的相伴。这个暑假,我接触到了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彼得•圣吉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它被誉为“伟大的五部工商管理巨著之一”。坦白说,这本书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要想完全理解,需要一定的专业支撑和实战积累。但不可否认,此书绝对是一部经典著作,不仅对公司组织,对个人的系统性修炼都很有借鉴意义。

  《第五项修炼》书中对每一项修炼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结合得也恰到好处。五项修炼分别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撇开繁重的外衣,我想从一名普通教师的角度解读,自我修炼,到底该如何开启?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要实现自我超越,需要理清志向目标,即个人对为什么而工作这个问题的领悟。如果能找到内心真正的渴望,触碰到内心的召唤,活在每天被梦想叫醒的状态,那就已然走上了自我超越之旅。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作品一样对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
第五项修炼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决定着你未来的人生格局。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局限和不足。同时开放心灵,接受别人的想法。在学校里,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合作,需要每位老师勇于和善于敞开心扉,并且能够倾听吸纳别人的想法和观念。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优秀的组织,往往都用共同的身份和命运归属感,把人们成功的凝聚在一起。“全息摄影”是组织愿景的一种理想状态,即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看到愿景,建立共同愿景。我想我们兰亭教师团队的共同理想就是利用我们的教学知识和责任心来为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

  乔丹说,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团队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让团队智商超过个人智商,具体方法包括深度汇谈和商讨。深度汇谈更多的是发散性的,对复杂问题的探讨;而商讨则指向于达成协议并生成行动计划。不论是开学初的经验分享会,还是学期末的班主任总结会,反思,探寻都贯穿始终。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电影《教父》中有这样一句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系统思维的修炼,需要持续的探索,是一条艰难的路。我们往往倾向于就自己的职位和角色来看待组织全景,都以为自己看到了整个大象,殊不知,自己仅仅是摸到了一条象腿。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是重要信息,并看清复杂问题背后的结构模式。

  稻盛和夫说: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心灵的修炼。真正的学习,不仅仅在于学历高低,读书多少,参加过多少培训;更在于由内而外的自我修炼,在于心智的成熟与通透。以上是我从《第五项修炼》中获取的一点心得,然而时间仓促,暑假两个月我只通读了大概,日后我会用心细品整本书,相信我会有更多的收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