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2500字

admin2022-08-15 14:19:40.0读书笔记250

  这本书放置书架大概有几个年头了,记得还是读大学时教育学老师推荐阅读的。那时年轻、活泼,却又懵懂,只走马观花式地翻阅过,看得不是很明白,悟得不是很透彻,仅记得书中大致写的就是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老师的100个建议。或许是因为那时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教学生活,没有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深情故事,仅仅被他这份伟大的教育情怀打动而已,致于苏霍姆林斯基那些闪闪发光、活灵活现的思想倒成了深奥的理论……逝者如斯夫,转眼间我已在三尺讲台躬耕了五个春秋,那些挥洒的汗水,流过的泪水,收获的喜悦,使陷入迷茫的我重新拾掇起这本书。初看不识书中意,再看已是书中人。静静研读,眼睛里展现的不再是纯粹的文字,脑海里闪现的却尽是自己的故事。做老师不易,做好老师更不易,想要成为一名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有智慧、勤思考、乐教育的名家更是困难重重。

  一、书中的智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倾囊相助留给后人的财富,书里面写了100条给教师的建议,如什么是教师的才能?它是如何形成的?教师的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快乐的工作,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与学困生打交道、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关于教师日记的建议……这些东西绝不是一朝一夕想象出来的,而是多年教学经验的累积总结出的道理。也曾记得自己刚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满怀激情与憧憬,对这份新鲜的工作,看着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我想过很多美好的画面,但后来发现一味的只有冲劲是不行的,要多学习,扎实工作,辛勤地耕耘。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利用好时间,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要快乐地去工作。人不能太过于安逸,否则就会丧失斗志,教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些压力才能更好地教和学,也不能被一路上的绊脚石绊倒了就停滞不前,遗忘了初衷,耗费掉自己的青春年华。如果感觉累和无助的时候,可以找其他的有经验的老师聊聊自己的内心,疏通心结,然后静下心来去爱孩子,教孩子。教师是需要耐心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群优秀的学生,这个过程可想而知是艰辛的,需要时间去用心浇灌,不能坐而待旦。最让我恍然大悟的是书中讲的培养自己快乐的能力——“我是这样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的,不要让负面现象萌芽,比如愁眉苦脸、夸大他人的恶习、夸大儿童“不正常的”意图和行为(这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但我们教育工作确实存在这一不足),习惯于像要求大人那样来要求孩子,把孩子培养成好高谈阔论的人,或者是一台冷漠地接受大道理和训诫的“机器”。我一直尽量不让自己兴奋,也不给自己压力,而是选择排解情绪。”我们的工作复杂,事情琐碎,难免会经常产生厌烦的心理,看完这个部分我仿佛心中长舒了一口气,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满足感,是啊,快乐的老师才能带给学生快乐,以后在工作中应该要多去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
给教师的建议
  二、我的思考

  从事教育工作以来,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学生,但经验却贫乏,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的事情,自己也曾遇到过很多,引起了共鸣,那些事例会冲击我的思绪,却从未有他那么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更没有教育家那种对于教育的执着精神和对学生的关注情怀。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他的第四十四条建议《怎么样发展孩子的思维和智力》中说到——发展思维和智力,就是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相关因素,对思想过程的活动性施加作用,消除思维迟缓现象。多年的经验表明,专门的“思维课”是很有必要的。早在入学前,就应该经常安排这样的课。从一年级刚开始,就要把思维课作为智育的一部分。思维课是对周围世界的形象、图画、现象和物体的生动、直接感知,同时也是逻辑分析、知识获取、思维练习,寻找因果关系的学习。一件事情的结果是另一件事情的起因。从思想上把握这个链条,努力记住一些事例、物体和他们的相互关系,思维过程迟缓的孩子就进行了一种无可替代的思维训练。这是因为,在这些现象链中,一个接一个地发现每个现象,就好像是在孩子的面前点燃思想的火花,它们会推动其思想过程更加活跃。当火花点燃之后,孩子就想要知道更多,也更想深入思考各种新现象。思维能力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教学中会发现,往往会思考的学生学习能力会更强,所以平时我们应该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他们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现在在农村小学,这个问题还没有系统科学地去探讨。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大,很多时候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取而代之是给学生灌输知识。

  三、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时光川流不息,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还是没有被吞没在时光洪流之中。尽管当下的教育现状和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书中的建议仍然是可行的,也将会把自己得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常说给孩子一杯水,我们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我们需要终身学习,汲取知识,善于思考,也要用心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升综合素养。用心去关爱学生,教育学生,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使教育充满智慧。学生如花,育人如种花,花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花期,急躁等不来花开。孩子们的性格各异,性不同,要耐心去挖掘孩子的潜能,用心教育,静待花开,是执着、是坚守、更是智慧。把学生当成朋友,要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要真正的关爱学生,真诚平等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从而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尤其对那些后进生,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只有这样,那些所谓的差生才会与你更加亲近,才会慢慢的爱上学习。相信我们的付出总会有回报,撒下的甘霖总会浇灌出灿烂的花朵。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时间的话,让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地、广泛地阅读吧!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上百条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我们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话题,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能深刻地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也将会用自己学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得以有效的提升,期望正面去影响每一个学生。渐渐让教育化作一场春雨,涤荡学生的心灵,方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