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后感1200字大全

admin2023-02-20 14:51:22.0读后感343

乡土中国读后感1200字大全1


  “礼”向来是文质彬彬的内涵,像《镜花缘》所描绘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懂礼、知礼,读《三字经》、《千字文》,要“尊老爱幼”等等。汉代察举制的基础便是“举孝廉”。圣人孔子也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一切的根本。然而凡事多有两面性,礼也不例外。

  礼,规范我们的行为,和谐我们的家庭,稳定我们的社会。自古以来,礼是约束自己的手段,古仁人志士强调“克己复礼”,今人强调“传家风、承家训”。孔子曾经说过:“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儒家与法家有很大不同,儒家思想强调,以德治国,反对严刑峻法,以礼服人,而法家思想则推崇酷吏,以法治国。孔子在这句话中就指出,以法治国能使国家稳定,但民众“无耻”,没有羞耻心,只是碍于法律效力,并非主观愿意;而以礼治国,民众“有耻且格”,人们有羞耻心能自我约束。人服礼是主动的,可为人所好,即所谓的“富而有礼”。

  然而,作为一个统治了中国千年之久的思想,它一定也存在某些不合时宜的地方。

  陈忠实《白鹿原》中的田小娥,难道只是被公公鹿三杀死的么?如果没有白鹿原愚昧落后的所谓族法,她会落得如此下场么?她有什么错?她只是勇敢的追求了自己的爱情,亲生父亲容不下她,白鹿原的族法容不下她,世俗的眼光容不下她!她在别人的唾沫声里卑贱地活着,可这也不行!吃人的礼教还是吃掉了这个鲜活的生命。

  萧红的《呼兰河传》中的团圆媳妇,她十二岁就被“卖”到男人家做媳妇,她从原先一个生龙活虎的少女,被一群受到愚昧思想禁锢的人们活活残害致死。体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团圆媳妇本来是健康活泼的,但在这个被封建礼教封闭的小城,婆婆为了让她守规矩,甚至为了让自己舒心,任意打骂她,让她洗开水澡!!团圆媳妇在极度恐惧中生了“病”,邻居也带着“好心”帮助她,人们这种杀人无意识,以及杀人的隐蔽性和残酷性让人悲惨和痛心。作者通过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得近乎冷漠,对封建愚昧的国民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鲁迅先生也在他的《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封建社会下国人谋人性命,教人自虐的丑恶祸心。“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这样的字眼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是应该的,但愚昧、迷茫就是愚蠢的,可悲的,甚至可恨的。郭巨挖窟窿时,他的儿子还玩着“摇咕咚”,抱在母亲臂膀上,高高兴兴地笑着。读到这,我不禁为这小孩子叹息,焉有如此愚父?
乡土中国
  “礼”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古代有杀人祭旗的习惯,帝王死后要活人殉葬。不仅中国如此,其它国家也存在此类现象。在印度,丈夫的葬礼上妻子要被活活地烧死,这也是“礼”;在缅甸,孩子成年礼时要杀死几个人,这也是“礼”。在诸多事例中,“礼”对人性的禁锢,对生命的漠视显露出来。

  由此看来,儒家所推行的礼制并不是完美的,或者说,在后人的传承下变得扭曲,变得野蛮,不合时宜。

  综上,对于礼,我们应该理性面对,“仁、义、礼、智、信”要有,但我们不能愚礼,错误地盲从礼,这样就会导致你做出一些荒唐的事,这种礼在现代社会看来是残忍的。因此,礼要达到治,要能适应现代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礼不是唯命是从,不是三叩九拜的繁文缛节,更不是是非不分的愚忠。而是一个人对道德的理解和诠释,一个人对文明追求与展望。

乡土中国读后感1200字大全2


  我成长于农村,生活于农村,工作于农村,本以为自己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然而,翻开《新乡土中国》,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对农村的原有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狭隘,也开始对我所栖息的这一片土地有更多的理性认识和深刻体悟。此前,我对“三农”问题的思考,更多的是基于农村生活和乡镇工作,这难免局限在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片面理解中。其实,我所生活和工作的乡村,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中的冰山一角。中国幅员辽阔,乡村数量众多,每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社会经济都不尽相同。作者贺雪峰深入乡村实地调研,勤奋思考乡村问题,以朴实的笔端和详实的调查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当前中国农村转型期的全景图。

  以史来明今,厘清乡村发展脉络

  作者贺雪峰深入中国乡村社会,在基层中洞察乡土特点,于2003年出版《新乡土中国》一书,并经过十年的修订更新,将在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乡土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翔实记录、概括总结,使一个个抽象且独立的乡村变成具体而联合的整体,这对于刚刚参与乡镇工作的我而言,是绝无仅有的最佳学习材料。从书本中,我感知到中国在乡土本色、村治格局、制度下乡、村庄秩序、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规律,这极大提升了我对中国乡村的理解和认识,也极大促进了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领悟和体会。中国乡村是在一个渐变的过程中发展的,也是在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中壮大的。中国乡村,从以前相对封闭的状态,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和经济全球化的牵引下,日渐开放与互通。在这个前所未有且不可逆的历史进程中,乡土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借助《新乡土中国》所给予的智慧和力量,我更加明白“三农”问题发展的重要性,也将全身投入到乡村振兴中。

  实践与创新,谋求最佳发展路径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作者在书中一直强调,中国的乡土,与西方世界的乡土有着天然的不同,中国乡土的研究,不能依附于他国,必须保持自身的主体性。诚然,中国历史和中国经验不适用于西方语境,中国乡土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语境中创新研究方法,谋求发展路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是作者创新乡村研究方法的重要法宝。实践出真知,真知利创新,创新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基层工作就是服务工作,就是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基层工作中,我更应脚踏实地,勤奋实践,借助《新乡土中国》的理论武装,立足乡镇工作实际,通过实践探索道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对乡村问题深入研究,层层剖析,研究最佳应对措施,最终实现乡村发展质的飞跃。

  读罢《新乡土中国》,我深受感触。当前,中国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正在不断构建中。然而,在农村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千变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问题不容忽视。为此,我们更应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直面问题,敢于创新,勇于革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融合,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新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1200字大全3


  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这与费孝通先生说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意思,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如西方那么个人化,每个传统的中国人都被一层层的人伦关系所笼罩,成为关系中的人。而这些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不是由人们选择的,是由血缘关系强加于个人的。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利益成为了决定关系亲疏的最大因素,原本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差序格局正在变得多元化、理性化,最终使理性全面进入到农民的生活。人们之间的关系迅速理性化起来,其导致的结果就是传统的以宗族和信仰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解体。例如,在一些村子里边,前几年,村民还会真心地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村民,心甘情愿地义务出工,现在则没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前几年,如果有人家里要盖房子或者修房子,很容易就能请到人帮忙,主家只需做几桌好吃的,好酒好菜地招待帮忙的邻里。而现在,要找帮忙的人则是越来越难,人家开口就会问你给多少钱,不给钱是请不到人帮你干活的。这种逐步趋于理性化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影响着乡村治理,使一些村庄的治理出现了问题。

  除了人际关系理性化所导致的村庄治理问题之外,村庄治理中还存在因干部和群众关系紧张、乡村债务、招商引资以及小城镇建设等原因导致的许多问题。第一,干部和群众关系的紧张。近几年干群关系紧张是比较普遍的,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收粮派款和计划生育。这其实就是国家要求在农村的主要体现,而干群关系的实质也是国家与农民的矛盾,表现为执行国家任务的乡村干部与农民群众的矛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的生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以至于在全国许多地区,推行计划生育已经不成问题,因计划生育造成的干群关系紧张已经让位于因为收粮派款所造成的干群关系紧张。第二,乡村债务,造成乡村债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达标升级和乡村干部的道德问题。而在这些债务当中,农民始终是受害者。第三,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指的是通过一些方式和活动将本区域以外的资金与项目等生产要素吸引到当地安家落户,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招商引资的实质是一种整合资源的手段,是将区域以外的资源整合进来,与区域内资源实现重组,加快发展。招商引资是手段,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才是最终目的。但是不合理的招商引资、自上而下逐年递增的招商引资任务,往往逼迫乡镇通过造假行为和数字游戏来应付,从而使其变成了一种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游戏,偏离了其原本的目的。第四,小城镇建设。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小城镇,一种是有工商业的小城镇,一种是仅为乡政府驻所但无工商业的小城镇。沿海地区由于发展较早,几乎乡乡有工商业,村村有工商业。而中西部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工商业在仅为乡政府驻所的、消费性的小城镇里是发展不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小城镇依旧会随着交通、通信的发展逐步衰落,却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这些在乡村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更多相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若放任其发展下去,小矛盾就会转换为大矛盾,社会的整体运行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