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大全

admin2023-02-20 14:31:47.0读后感844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大全1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就一直有专业老师推荐读这本书,本着敬畏之心买了这本书,因工作忙碌一直没仔细品读。去年闲暇之余翻看学生的书桌,再次阅读起来。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可以说是在乡土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人,《乡土中国》勾连起了我诸多的经验和联想,现将我的阅读收获与感悟略说一二。

  《乡土中国》这本书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如果说我通过历史书籍了解到的是中国土地上的兴亡盛衰,那么我通过《乡土中国》了解到的就是中国土地下盘根错节的根须网络。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书最开始就写了这样的一句话:“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书中所说的“乡土中国”,并非指的是中国的乡村或者说中国乡村具有乡土性,而是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土地的影响。乡土人重视土地,这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延续,也是因为大地的无私回馈。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哥哥时长叫父母去西安和他住在单元楼里,总是被拒绝。他们说道,农村的自建房住起来更舒适方便,吃完饭可以围绕着自家房前屋后散散步,种种菜,住到城里憋得慌。尽管,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许多很发达的城市,中国的乡土社会受到了冲击,但国人大多还是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中国社会的文化仍然是乡土性的。

  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差序格局。这篇区别了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书中说道:西洋社会就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捆、几扎、几把都是明确的。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而我们的格局好像是把一块石子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这张网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一圈圈波纹间就有了差序的概念,也就是“伦”的概念。纵观中国社会人事,不可否认,中国确实是一个人情色彩浓厚的国家,攀关系、讲交情也是日常所见。找熟人办事是中国人的一种做事风格,见过一面的一起吃过饭的都是熟人。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甚至没见过面的微信好友都可以称为熟人。我有事你帮我,我就欠了你一份人情;你有事我帮你,你的人情我就还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也借助互联网得以扩大化、多样化。拼多多帮砍、抢火车票加速等新兴的互联网运营方式都是基于这种差序格局,利用了这种联系所产生的。例如,拼多多砍价需要下载app,无形之中为拼多多挖掘了更多的潜在用户,扩展了用户群。

  书中第六篇讨论乡村社会中的基本社群“家族”。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乡村人家族观念,是十分浓重的,往往一个村落里都是同一个姓氏的聚居而成,以血缘和地域构成利益纽带。所以并不奇怪这样的景象,逢年过节一个年轻人回到老家村里,从村头开始向长辈问好一直回到自己的家中,一路走来都是自己的亲戚。确确实实仔细拉扯一下关系还都是不远也不近的亲戚,同属一个宗族。在乡村地区一个家庭,可以特别小到只有一个孤寡老人,可以特别大到周边几个村落都可以是一家人,他们隔着不远的宗族关系,平日里有需要相互协作的地方和共同利益的守护。所以这也印证了,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乡村是个熟人社会,这里存在着差序格局,如果把一粒石子比作一个人。将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泛起的涟漪水圈,石头落水处为个人;最内最小的水圈是三口或者四口之家;第二圈为上下两代人的父系亲属;第三圈往外逐渐将同宗氏族囊括在内。因此“家”的范畴可大可小,很多人都可以叫上一声“这是自家人”。那么为自家人办起事自然是无可厚非也不遗余力。人情往来—是这里的通行筹码,在小乡村里人情并不难还,今天我帮你家照看一下小孩,明天你去集市里买菜时,帮我捎上那么几斤猪肉;今天你家娶媳妇时我来帮忙做饭招待客人,明天瓢泼大雨,你在外出时,不用招呼,晾晒在道场里的衣物,被褥都会提前有人收好。“远亲不如近邻”的完美诠释。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出生地、宅基地位置所决定的,这期间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也无法选择。而城市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城市里的家庭大多是三口之家,更多的社会关系是一些朋友和同学,领导和同事之间,这些是异姓的关系居多,是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后天的选择与相遇。一个个陌生人的社会里,每天上班,除了办公室里的人熟悉以外,早上出门开车或地铁通勤的路人,中午吃饭的外卖小哥,晚上回家取快递的快递员,甚至是上门协调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大多都是不熟悉的。而且这些人每天都会变上一遍,自然也就留不下多少印象,更无需消耗精力来维系相互之间的感情,因为对陌生人太过热情,反而会让彼此感到奇怪。陌生人彼此之间不知对方底细,不信任才需要契约辅助,在熟人社会的乡村里交往甚至连言语都显得多余。过于繁琐的流程就会显得彼此之间缺乏信任,这对乡土中家族村落和泛家族的社会关系而言是一种羞辱。和陌生人打交道有陌生人打交道的方法,熟人之间相处有熟人之间相处的法子。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与落叶归根,周末节假日我常常想回家,就是单纯和家人待在一起,并非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想一边吃着母亲做的饭菜一边和父亲聊聊天,分享一些有趣的小事。和家人待在家里会有一种非常美好的安全感,与内心的宁静与祥和,一种时间上的充足,感受一个温馨的港湾和天然的疗养所,家庭给了每个在外的家庭成员的好好生活,努力工作的动力。古有王维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节日里无法返乡对家乡的思念。李白《静夜思》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夜深人静,独怆悠然的一般日子里对家乡的思念。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一天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一年的收成如何,都要回家与家人吃个团圆饭,哪怕翻山越岭、路遥千里还是要尽一切可能的条件,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倒也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年夜饭只比平时丰盛上那么一些,重要的是在春节这个日子,阖家团圆。和长辈们聊聊天喝喝茶,说着相互祝福的话,对过往一年的总结和来年一切美好发生的期许,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乡土情,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哪怕现在直接从事农业和直接在田地里面讨生活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但是这些习惯与习俗改变的并非那么快。因此,家庭与家乡能给人以力量,家乡与家人是每个人断不了的联系和忘不了的根,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决定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每家每户都是幸福安康的那么国家自然也是强盛和繁荣的。
乡土中国
  卡尔维诺说,对于经典作品“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费孝通先生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浓浓的乡土气息,在我读罢顿感一份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那些习以为常的或不可思议的,原来都是几千年乡土生活形成的烙印,正如马克思说:“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我体会到了乡土所造成的对我们民族的“束缚”:当人与人发现同为老乡时,我们之间没有了距离感;当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作为中国人的独特品质;当人与人交流过程中,可能一个动作就心领神会……这就是我们的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大全2


  第一次尝试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在高三结束的暑假。当时更多地是将这本书当作一本行纪和了解中国乡村的窗口来看。而如今再回首阅读,曾经不甚理解的内容变得更加有意义了起来。

  “人的病痛不仅来自身体,来自社会的病痛更加重要。”费孝通先生心中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的思想。因此他为了中国社会的光明前程放弃医学,而从事社会学研究。面对人生的丧妻之痛,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泰然处之,继续完成他们未完成的社会调查和事业,乐观持守不弃学术。他根据中国的社会实际,在中国社会学领域作出了不懈探索,构筑了中国乡村社会学的里程丰碑。

  《乡土中国》正文部分共有十四个小章节,各节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自成一体,向我们系统介绍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这十四篇文章是20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费孝通先生应当时《世纪评论》邀约,根据自己的“乡村社会学”课件而撰。后汇编成册,收录于《乡土中国》一书中。其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论道,相反,费孝通先生行文笔触平实中略带诙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乡土中国,漂亮和生动常等于奢侈。”该书的文字也正像他所描述的世界一样,朴实无华、平淡直白。他用接地气的、自己身边的事例对许多难懂的社会学名词进行解释,因此作为一本学术类型的书读来却不让人觉得枯燥无趣,其中专业的知识和概念也不觉晦涩艰深,反而引人入胜。此外,费孝通先生除了具有广博的社会学知识基础外,还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费孝通先生常常引经据典,采用古今、东西、乡城对比来说明问题,从中国的根部揭露社会本质,展现中国社会基层面貌,以此来说明其社会学理念,以及不同体系中的联系与分别。其中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句句箴言掷地有声,如黄钟大吕空谷足音,使人受益颇丰。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阐释理念并不是文字解释文字,而是从实例得出,举例说明,经过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探究从特殊到一般的社会学规律,产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提炼再到具体的应用。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是“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尝试……不断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在时代社会飞速跃迁的今天,费孝通先生对于理论的态度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

  费孝通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因地制宜,勇于尝试。将西方社会学本土化、乡土化,符合中国当时的时情与地情。

  具体·抽象

  现实与理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费孝通先生提到的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费孝通先生说,他的尝试是一种Idea Type,提炼具体事物中的认识现象。因此这些理论可以随着历史的变迁而给出不同的诠释,经久不衰。就如本书序言中费孝通先生所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学习的方法。

  如果“具体到抽象”是钻研书本文字的过程,而“抽象到具体”便是走出书山的过程,是对理论的应用与展望。

  在区域规划层面,费孝通先生对于乡土社会的研究,实际上为乡村振兴的可行性提供了一些思路。我们在费力对乡村进行表面上的环境美化与文化投资以外,更应该关注乡村乡土性的变迁。不止让文字下乡,更要让理论下乡、科技下乡,改变落后封闭地区的文化观念,从根本上助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除了修建道路,加强城乡交流外,也要搭建互联网沟通平台,进一步影响乡村社会。

  在社会学层面,一方面应该继承和发扬费孝通一辈社会学界将西方社会学的中国化、本土化的成就,从实际出发,发展因地制宜、接地气的社会学;另一方面也要因时制宜,顺应时代发展,做好中国乡土社会学的城镇化发展。

  乡村·都市

  “社会是在历史中演变而来的,探求我们现在的社会,就要探求社会的本源。探求中国社会,就要追根溯源到中国的乡村去,深入到中国的乡土社会去。”

  乡村具有相对静止性。因为进化发展的速度较慢,大多乡村社会还呈现着着鸡犬相闻、田垄交错的乡土社会气息。但随着交通、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城市在扩张中吞并乡村的人物与风貌,乡村的传统乡土性也在土崩瓦解之中。尽管过程曲折痛苦,但这已是社会的必然。

  我们需要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城镇化带来的人与人交际关系的疏离。乡土社会熟悉到门外一句“我呀”即可听声辨人,城镇社会人与人却是一种浅社交,萍水相逢,点头之谊。在城市高楼巨兽间人不过沧海一粟,孤独从中蔓延。

  进城务工热潮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农业用地闲置化问题。城市住房紧张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承载力下降问题等。

  在城市与乡村的博弈中,农村正在边缘化。而近年来兴起的快手土味文化是乡土文化的另一种反击。

  历史·现在

  在再论文字下乡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这样定义历史文化:“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这点明了历史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只是口号,联系到近期部分劣迹艺人参观靖国神社“打卡拍照”的行为,漠视历史和传统,是绝对错误的。

  中国的社会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费孝通先生在开篇便下了定义:“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追根溯源,从历史长河来看,确是如此。华夏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适宜的气候为耕种提供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小农经济的基础。在小农经济之上开出的文明之花,也无不赖于此。老子向往无为而治的社会;孔子倡导社会的礼治都符合傍地而生、田地相合的环境,是“土气”的象征,是小农经济的写照。差序格局也在文明和社会的交融中成长。“据其所而众星共之”。而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对于小农经济的人们来说,在生存中占取重要地位的,除泥土以外,还有“流动的水”——河流。

  根据费孝通先生所言,种地谋生导致了不流动,从而产生了“土气”。对泥土的情怀使得中国人有着相比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更多的对于家乡的依赖与眷恋,是乡愁。最幸福的期待是“衣锦还乡”;在异乡会觉得“月是故乡明”;亲人漂泊在外会叹“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正是这一份对泥土的情怀,使得中国人的历史文化绵延不绝,这样的乡土社会使得人们的部分记忆同质化,中国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在社会中起着凝聚的社会整合作用,如“春节”。中国人民对于泥土的情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似是消散了,但已然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人死还乡叶落归根如此,钱钟书克服重重困难回国如此,爱国情怀何不是也源于此。差序格局使得中国的关系如水波散开又交叠。

  但潺潺流水赋予了中华儿女闯荡的勇敢与情怀。费孝通先生说说“过剩的人口”宣泄出村落独立生存是如:“老树被风吹出去种子”,而我想,如今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等更像涓滴之水汇入城市汪洋。是河流赋予他们闯荡的冲劲,或许有不同的理由,为了生存、为了梦想,但他们都来到了更广大的世界。“北漂”、“沪漂”等背井离乡的人,似雨中浮萍,在世界留不下一丝痕迹。如风吹叶落,埋在千千万万的枯叶中。

  《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乡土社会学的通俗易懂的理论阐释使我丰富了社会学素养,受益匪浅。也在我眼前铺开了一张中国乡土传统社会的生活画卷。

  此外,我开始更能理解中国的传统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在费老的追根溯源的文字中,我深知所有的结果都因为有一朵花盛开,所有的花都因为根茎生长于这片土地存在。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魔力,中国就在此建构起来。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大全3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早在三四十年代的研究成果,他将这些成果用于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时期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讲义,鼓励青年学子勇于开拓未知领域,并应邀整理成书。现在读起来也具有启迪意义。对我来说,首次接触社会学书籍,其中内涵不啻哲学一样抽象,但《乡土中国》的文字深入浅出,把作者早期调研的中国社会素描像,穿针引线般总结提炼成的概念和体系,透过严谨的逻辑,一步步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宏大又难解的问题。

  阅读《乡土中国》,缘起于加入了“金融支持乡村建设”课题组,在主委的建议下,学习先贤的著作研究,启发和开阔思路。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发展不均衡,乡村的发展也各具特色,加之平时接触乡村并不频繁,如何才能总结出乡村建设的共性,从金融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在参与课题之初,我感到束手无策,研读之后,似乎看到一点方向。

  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费孝通先生的生平,以及与他同时代的潘光旦先生等民盟高级知识分子,不禁对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治学的顽强精神和人格魅力肃然起敬。

  回首眺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土地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演进息息相关。有如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土地在中国人的生命中扮演着无与伦比的重要角色。无论从时间更迭还是空间聚集来看,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社会。

  世代相传、囿于土地的乡民,以自发聚集起来的“村落”为单位,遵从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规律,植物般在土地里生了根,“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他的儿女一般”,对这个社会的人和事都熟悉到不假思索的程度。这样的熟悉社会,自然而然的孕育出符合其特征的规矩,譬如礼治秩序。

  有人说,西洋(我理解书中指美国)是“法治”的社会,中国是“人治”的社会,作者认为,人治和法治的区别,根源不在“人”和“法”上,而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并不是“无法”,而是以“礼治”为主。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代代相传的约定俗称。在人口流动和土地资源变动都有限的社会中,维持礼治秩序的是传统,越是经过前人证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言必尧舜”成了最好的生活保障,“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成了教育后辈的常用语,人们对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于是,在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的前提下,礼治秩序使人服膺。

  如果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社会,那么,差序格局就是是中国社会的核心。这也是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提出的精髓思想。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的范围很模糊。“阖第光临”,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包括些什么人,像《红楼梦》里的贾家,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宝琴、岫烟,凡是算得上亲戚,都包容得下。可是一抄家,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家庭范围可以很小,也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所谓“差序格局”,是以自己为中心,将与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按照亲疏远近像水波纹般一圈一圈推出去,所产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这与西洋(美国)所注重的个人主义下的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是不同的方向。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而乡土社会是攀关系、讲交情,势必赋予了乡土社会的道德和家族观念。

  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儒家文化推崇的“克己复礼”。伦重在分别,如《礼记》中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由己向外推以构成忠、信、孝、悌、恭、宽、信、敏、惠一类的道德标准。基督教中是不分差序的兼爱,或墨家提倡的“爱无差等”,在儒家看来都是“无父无君”的观点。

  家族性质更像绵续的事业社群,负有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主轴在父子间、在婆媳间,家族的延续离不开效率和纪律的考虑。夫妻成了配轴,夫妻间讲究相敬,女子有“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在费孝通先生看来,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都拉入了家族中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在西洋(美国)社会中,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所以夫妻之间的感情成为主要的凝合力量。

  乡土社会中的道德、礼治和家族,又共同衍生出文字下乡、推崇无讼、血缘联结、长老政治和契约文化等的一系列社会表现。以文字为例,在当时提倡的文字下乡运动中,有人认为乡下人愚钝不化不识字。作者认为在熟悉社会中,有限的地理范围内,沟通交流最便利的是表情(眉目传情)、其次是语言(特殊语言、行话)。实在是乡土社会已经熟悉到没有孕育文字的先天土壤。在陌生社会,讲究文法艺术的文字才是首选。所以文字下乡运动,并不是开设几个乡村学校就能完成的,最好在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顺利的下乡。比如我们现在扶持乡村教育,让孩童们坐在课堂上仅仅是表象,本质在于解决它背后的社会和家庭面临的共同矛盾。

  想起我记忆中的乡村生活,发现大部分现象都能利用书中的理论来解释。我的故乡位于山西一个偏僻的村庄。上中学前,我每年都会在那里度过一两个月,白天与族中小孩在田间地头嬉戏玩耍,晚上等长辈们串门聊天。家里夜不闭户,从脚步声主人就能听出是谁进了院子,或未见其面就传来响亮的招呼。凑在一起的家长里短中,有张家的祖上当年借了多少钱,有李家的儿子发达前的奇闻轶事等等,仿佛在攀比谁掌握的史料更多。我父亲尽管移居到城市生活已经四十年,在时间和地理上与故乡产生距离,但是家族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现在也还能如数家珍地谈论起家族中的辈分和往事。可惜这些并没有文字记录下来,老一辈人的记忆恐怕难以再延下去。还有一些从前我不太理解的事情,比如乡下的亲戚为什么愿意组团到城市,或借宿,或求助,显得没有边界感和隐私观念。这些疑惑,在《乡土中国》中都找到了本质答案。原来中国人的乡土情结自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时便已注定!

  乡土的本质是稳定和缓慢,如果发生与它相反的变革,便会有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的分离。中国的土地上,创造出无数光辉灿烂的文明,在缓慢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土地的束缚,尤其在步入现代社会的进程中,毫无例外会发生冲突和矛盾。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取得一些成就。即使乡村的生活方式看似和城市无异,但中国社会乡土的本色已经延续千年,旧有的观念、人情往来和处事方式,仍然习惯性的保留下来。其实有没有必要褪去这些旧有痕迹还值得我们研究思索。在城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荒唐的事情,部分原因是急于求成,违背了乡土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没有做好转变的铺垫前便粗暴干预。乡村建设要尊重传统,遵循演变规律,让乡村留住乡愁,不能操之过急,更要避免盲目追求政绩,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制定出揠苗助长的强制政策。

  回到金融方面,我的工作范围属于金融的一个分支,支付行业,结合近期国务院和央行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或许可以由点及面,从支付方面谈谈如何支持乡村建设的发展。

  一是加强支付的法律体系建立和金融监管政策。近五年新兴支付手段高速发展,促使支付业务边界逐渐模糊,给立法和监管等带来新挑战。我国的立法层次低、立法体系不完整且不统一、立法内容失衡,构建一个全面、规范、协调的支付法律制度体系势在必行。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将原有立法层次较低的部门规章等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在支付行业监管方面,以健全监管主体体系,规范监管职权为原则,建议加强资金监管,注意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结合,同时密切关注支付业务所潜藏的各类洗钱风险,调整和完善监管规则。

  二是以金融科技发展助力乡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原因,我国乡村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配套服务都不足,金融网点和服务下沉面临着成本增加、收益倒挂、效率低下的问题。举例:央行和银联曾要求商业银行降低费率或免费在农村地区投放POS机具,助力农村地区发展收单业务。但是农村交易额过低,机具布放分散,银行提供服务耗费人力物力,久而久之POS机处于闲置,未发挥应有作用。建议依托金融科技的发展,通过科技手段延伸金融服半径,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与新兴服务手段相适应的合理的政策要求,提高金融机构应用金融科技的积极性。

  三是以场景建设为入口完善乡村金融产品供给。根据乡村生活特点,在适当的产业,如文化旅游消费方面,搭建支付受理环境,进而拓展至粮食收购、衣食住行等涉农应用场景,后续进一步覆盖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公共缴费等。同时完善农村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并逐步建立农村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库,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金融服务的提升奠定基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