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800字

admin2022-07-16 15:23:45.0读书笔记426

  前天阅读了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的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今天索性写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此文章的论证思路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的并列式论述结构,类似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思。文章首尾段交相辉映,时刻围绕首段提出的中心论述话题: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的特性——乡土性。

  接着围绕这个中心,作者给出了四个分论点来进行阐述。也就是说作者给出了论证自己为什么要提出这样观点的依据。分论点分别为:乡下人离不开土,土地是他们谋生的方法,是相当神圣和可贵的;乡村的人口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不太有变动;在人和人的空间关系上,乡村与乡村之间是孤立和隔膜的;乡下的社会是熟悉的社会。这四个分论点以齐头并进的方式,共同支撑论证本文的中心观点。
乡土中国
  最后,作者进行了点题,再次论述“土气”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从而论证本文话题中心——中国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

  此文章的结尾点题法,类似于散文的结尾,有一种升华主题的意思。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文章的线索是“土气”,四个分论点均是运用“土气”二字引出的。在分析论述分论点时,多运用举例论证方法论述各分论点;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突出文中论述的相关概念。作者论述的语言具有叙述性和趣味性。比如,举例论述观点时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进行事例分析;又通过排比的修辞,如,“看到过……,看到过……,也看到过……”,生动形象地论述观点。比喻的修辞运用得也很是自然,如“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

  读完此文章,感受最深刻的最为一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散曲大家张养浩虽然不知道什么是乡土社会,但他明白乡土社会的特性——百姓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弥足的可贵,是如此的熟悉。无论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他们都不曾离开,百姓一波又一波,一代又一代,为了自己能够谋生的土地,辛苦一生。要问为什么兴亡百姓都苦,我觉得就是因为百姓身上的“土气”。最近俄乌战争正在发生,一则关于乌克兰的富商们逃离国家躲避战争的新闻,从反面说明了,真正能捍卫国家的人们只有那些带点“土气”的百姓。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