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3-01-02 20:00:53.0读后感317

  暑假里,我读了吴松超老师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一书。这次阅读,我的速度很慢很慢,不过读得还算细致,一天读两条,并对重点句子进行摘录,写出自己的感悟。截止到今天,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一点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是针对教师写作,指导最全面的书。在书上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写?

  记得在韩素静老师的讲座中,她说过:当日子过去了,我们还有记忆;当记忆消失了,我们还有日记……写作就是为生活留痕。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平日喜欢将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写一写,一吐为快,为的就是给自己的教育人生留下印痕。几年、几十年过去,重拾自己写过的那些文章,体味当时的心路历程,那是何等的快意!

  写作,让我们的经验可言说,可视化,让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更清晰、更透彻,让我们的“思想海拔”不断升高,修炼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这是教师写作的价值,也是改变我们的一种修炼方式。

  写什么?

  教师写作写什么?这本书给了我们广泛的题材,从第二章到第九章,作者极尽笔墨,一一道来:写教案、写教后记和观课记、写“上学记”、写教育生活、写学生故事、写读后记、创作教育类文学作品、写教育评论。

  对教师来说,只要留心,一切皆可成为“笔下之物”。从我们的常态工作来说,要备课、上课、听课、议课,把自己所做所想的换种方式写一写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课堂实录、教学反思、观课记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学生,与学生“斗智斗勇”,我们总是津津乐道。我们可以像李镇西那样写一写教育叙事,用笔发现教育生活的乐趣与光彩;可以写一写有主题的教育日记,记录下自己真实的教育生活;可以写一写学生故事,揭示教育成功的秘密,倾诉转变“问题学生”的喜怒哀乐。

  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上学记”,在忆往昔中思考教育的改变;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写一写自己的所得所获,丰厚自己的“战略储备”;看到一种教育现象,我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写教育评论,在直面教育问题中提升自己的思考力;一幕场景触动了你,可以写一写教育美文,用文学的语言熏陶和影响生命。

  怎么写?

  作者吴松超是《教育时报》编辑记者,他从多位教师投稿中敏锐地发现教师写作中的共性问题,他研究了李镇西、王钢等多位因教育写作成名的教师的写作特点,并结合自己对教育写作的体会,对教师写作提出了68条建议。1条建议一篇短文,读来具体可感、实操性可鉴。

  写教材解读,提升备课质量。把教材当成文章,围绕着备课目标,边读边思考边批注,查阅背景材料,调动自己的智慧储备,谋划教学过程,把所思所想写成教材解读,是提升备课质量的有效做法。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小学的刘发建老师,出版的专著《亲近鲁迅》,每篇课例的教学设计前面就是“文本解读”,这样长期的写作,让他成为研究型教师。

  写好教后记,由一节带一类。上完一节课,想写的东西可多,我们选择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问题或现象去写。先呈现课堂情境,然后从多方面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成功的地方,总结经验或规律,是遗憾的地方,提出改进的建议。

  写好“观课记”,从自我角度审视。观课时要找准观课的点,心中要有一个教学的预设。写“观课记”时,要针对关注的点思考:“如果我来教……”让自己对探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阐述,在比较中体会不同做法的不同效果。

  写“上学记”,增强可读性。“上学记”的主体为叙事,有时还可以出现多条叙事链,运用设置悬念、伏笔,以及倒叙、插叙等,调动读者的兴趣,增强可读性。

  写好教育叙事,记录教育生活。选择能让人产生情感和思想共鸣的事情来写,把事情叙述完整、清楚,可还原“教育现场”,让文章有感染力。试着从一件事情联系到一类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让自己的思考有深度,不仅仅停留在叙事的层面。

  写主题式教育日记,沉淀教育思想。教育日记记录的是教育的原生态,如果加上主题,文章就有了灵魂,久而久之,可能就成了一部反映教育生态、呈现教育思想及实践的教育学著作。刘百川先生的《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把读者带入民国时期的基础教育,为研究民国教育提供了一手材料。

  写学生故事,探寻教育规律。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选取有个性的、甚至让自己曾经头疼的学生坚持去写,写他们成长路上的反复、可喜的变化等,从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探究一些教育问题,总结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有效方法,这样的故事会带给读者更多的启思。

  写好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收获。把所读的书读厚、读通透,撷取最触动自己的一两处,联系自己的经验体会,建构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真知。不同的读书目的,不同的侧重点。但读后感的标题要有核心,“读《XX》有感”只可以作为副标题。

  写教育评论,传播正能量。写教育评论,要从教育现象和教育热点中挖掘与言说教育“真”问题,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观点到论述过程要经得起推敲和质疑,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和积极情感,真正唤起教育者的使命和热情。

  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对翅膀。写作,也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分水岭。读了这本书,我更有了坚持写下去的力量。今后,我一定把这本书中的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多写文章,写好文章,让写作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