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1600字

admin2022-12-22 14:44:45.0读后感496

  谁是你教育生涯中最重要、最美好的遇见?在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本书的作者闫学老师却给了我们最笃定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闫老师深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她把苏霍姆林斯基比作教育史上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并直言:“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我想做这样的教师”。她在十几年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作品、深入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工作中的实际影响,完成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一部教育著作,也成就了我教育生涯中的一段美好遇见。

  “为了爱孩子,我们做教师。”扉页上,闫学老师亲笔书写的这句话拨动了我的心弦。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也感受到了闫学老师那颗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柔软、丰润、敏感的心。她的文笔优美、叙事流畅、内容真切,为我解答了不少教育教学中的困惑,让我如沐春风。我一边读书,一边反省自己,以致内心波涛起伏:时而兴奋,时而满意,时而惭愧,时而内疚。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刚接手班主任工作时,面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管理工作,我手忙脚乱、意乱心烦,而书中的观点让我如梦初醒、重拾信心。“孩子喜欢那些喜欢孩子的人。”“你向自己的学生提出一条禁律,就应当同时提出十条鼓励——鼓励他们从事积极的活动。”“教育就是一剂良药,是一种力量,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增强免疫力。对那些已经受到伤害的孩子,他设法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处在学校环境的影响之下,用在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中确立起来的善,战胜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他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美疗。用美来治疗创伤,用美来激励心灵。”“面对‘难教的孩子’,教师永远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使孩子丧失信心。教师要带领孩子,尤其是那些‘难教的孩子’,怀着一天淘出一粒金子的精神,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陷入孤独、黑暗之中,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感受到没有出路的悲哀和绝望。”书中的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案例不停地敲打着我的内心、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相见恨晚、爱不释手。

  在持续、深入的阅读中,我渐渐找到了管理学生的方法与途径:首先,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教育其实就是要用一颗心打动另一颗心,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孩子们喜欢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只有爱孩子、理解孩子、信赖孩子,孩子才会同样地爱老师。其次,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尽己所能去关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处于艰难境遇的孩子,教师更要小心呵护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增强免疫力,用美来治疗创伤,用美来激励心灵,树立孩子面对一切的信心。最后,教师要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而非各种禁止。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一味批评教育,教师应多进行鼓励,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引导孩子去实施正确的行为,唤醒孩子心中最美好的东西。

  “与自己的书相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既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又成为了闫学老师不断践行的信仰。闫老师认为阅读是一种本源性的修行,能帮我们在精神上实现突围,并提供反思与提炼的能量。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闫老师得到了灵感和启发,明确了教育教学的方向,也渐渐让阅读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如呼吸一般存在的生活方式,并将对阅读的热爱注入自己的教育生命和职业生涯,不断践行“让学校成为书籍的王国”的教育理想,成为了孩子们的点灯人。

  “总有一种力量在吸引着我,总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那就是阅读,是只有阅读才能给我带来的那个无限丰富、迷人的精神世界。因为阅读,我对生活变得甘心;也因为阅读,我对生活又总是充满渴望。”闫老师鼓励我们树立终身阅读的发展理念,用书籍拓宽人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她建议大家进行有坡度的阅读,坚持在读中思考和质疑,重读或反复阅读经典著作,打好教育生涯底色,更好地突破专业发展的高原期。这本书点亮了我的阅读之路,让我相信种子、相信时间、相信阅读的力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