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1800字

admin2022-12-09 15:05:56.0读后感403

  这本书是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封笔”之作。在书中,于老师对自己50多年的教育生涯进行了总结。

  “做甘草”

  “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行无言之教”

  “把课上的有意思”等,是于老师对教育的系统思考,是一位中国教育家数十年功力撰写的“一线教育学”,事例丰富,说理简明,使人醍醐灌顶,令人爱不释手。

  阅读思考:

  对于于老师的教学方法,书中的第五章行无言之教令我感受颇深。这一章的开头便引用了老子的话:“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其中的不言之教,指的就是身教,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身教无痕。而且于老师认为这种影响在小学阶段尤为显著。因此,于老师说:“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

  “做老师真好”。这是教了50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孩子”的于永正老师的由衷感叹。于老师说:“想念你们,我教过的每一位学生。”我想每一位于老师教过的学生也会想念他,一定是这样。

  于老师风趣幽默的课堂,关心体贴的话语,言传身教的榜样,怎能不让学生们想念?想念,源于喜欢。课堂上朗读时,通过表情、语气、动作,把天真、活泼、羞涩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更好地走入人物内心,理解文本。课下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玩耍。学生出现问题时的体谅和理解,能发现每位同学的长处和闪光点,从不吝啬表扬。这样的老师哪位学生会不喜欢呢?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放下架子,对学生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像于老师一样做一棵“甘草”:性温、包容,懂调和。要有温而厉的教育智慧,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做到“不过”,也“无不及”。

  于老师说:“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喜欢他。”其实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听到老师的表扬。在灵活多样、有指导的激励下,学生的“闪光点”会越来越多,“亮点”会越来越亮。于老师在书中写道,“你真棒”,“你真好”这类的话可以说,但总这么说就显得空了。“棒”在哪里?“好”在何处?这样就有“实指性”了。

  班级具体事例:

  我们班的小李同学之前的字书写不尽人意,每次看他的作业,我都会提醒他要认真写,可并没有效果。后来我改变了方法,阅作业时,我会在他的本子上画出或指出工整的字迹,会告诉他,这几个字之所以漂亮,是因为他能准确把握字的结构,每一笔书写到位。还会提出期望,相信下次作业中漂亮的字会更多。就这样,慢慢的,小李同学的作业本上漂亮的字越来越多了,每次作业都能做到书写认真工整,多次被评为优秀作业。

  在和孩子接触交流时,一定要发自内心地表现出喜欢他的样子。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抚摸脑袋的动作,一个关心的眼神,一个大大的拥抱,竖起的大拇指,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用心。喜欢是相互的,老师喜欢学生,学生会加倍喜欢老师。

  在我们班还有一个学生,她胆子比较小。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被我叫起来回答问题,她有些结巴,因为紧张就更说不清楚了。问题终于回答完了。班上的同学早就笑翻了天,看着旁边的同学这样,她哭了,我费了很大的劲儿才使教室安静下来。我拿出一张面巾纸帮她擦干眼泪,让她坐下,我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她已经做得很好了,不是吗?”并带头鼓掌,其他学生或许是被我的行为感染到了,也开始鼓掌。从那以后,我总是有意识地常常叫那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从笑慢慢开始替她紧张,当她回答完之后,总是在我之前给她鼓掌,那位学生慢慢的变得自信起来了,每次坐下的时候总是看着我开心的微笑。

  读书感悟: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

  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里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这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读了这本书,我深刻领悟到于老师的教育智慧,为师之道,爱学生,不是只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要从心开始,孩子间存在个体差异,那么就让我们用爱浇灌。是花就让他尽情的绽放;是树就他它茁壮成长;哪怕是一株小草,也要让他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健康成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