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1800字

admin2022-12-09 14:49:18.0读书心得589

  本人一直在教学设计的泥潭里苦苦挣扎,试图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所收获。目前读书过半,借由读书笔记来进行一次逆向教学设计的梳理。

  首先,教学设计从哪里开始?其实,从哪里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教学设计在反复的设计与反馈中得到一个整体符合要求的教学设计。当然,所谓“逆向”,作者认为,教学设计应当从预期结果开始。也就是说,这节课的预期成果、成就目标或表现标准。这一标准是从内容标准、大纲教材中来的。由此,作者也特别强调教学设计必须有表现性目标,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的末尾环节中一定有学生可测评的、表现出已经达到目标的显现。同时,作者强调教学设计必须要有本节课所学的应用阶段,应用的成果便是检验教学效果,也就是表现性评估。那么,这二者合一,教学设计的最后一部分最好是应用所学的板块。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作者尤其强调“大概念”和“基本问题”的意识。在教学内容中,无不以大概念为核心,层层递进;以基本问题为基本索引,成为层层深入的依托。大概念,是由教学目标中引申而来,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这节课最传递给学生理解并深入内心、发挥长久作用的核心信念”。在心理课上,大概念就是那句教师最想传达给学生的话,在优秀的教学设计中,这句话应当是显而易见的,并且通过教学设计,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学生的内心,并长久地产生影响。例如,张蔚欣老师的《当我开始爱自己》的大概念是“要学会爱自己,并掌握方法”;陈晓新老师《直面未来》的大概念是“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追寻、无惧和投入;张环、王晓芹老师的《化解你的日常“EMO”》虽然是一节注重技能实操的课,但是也能传达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郁闷的时候我们有很多方法来应对,带着正念去生活”。有些教学设计在结尾处会有提出一句振奋人心的鼓励语句,这句语句应当出自于大概念。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从书名上来看,作者对于“追求理解”似乎是比逆向教学设计更在乎的。“理解”有六个侧面:能解释,能阐明,能应用,能洞察,能神入,能自知。其中,“洞察”是指批判性的、富有洞见的观点,洞察是将隐性的假设和含义外显化(在引入新概念、产生认知不平衡的时候尤其用到);“神入”是指,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和世界观的能力(共情、角色扮演);“自知”是指,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如何促进或妨碍了认知(在纠正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时,尤其用到)。在理解六侧面中,用“支持、辩护、概括、预测、验证、证明、具体化”等动词来显示他们的理解程度。每个侧面都可以作为基本问题中层层递进的把手和支架,在面对设计层层递进的理解而无法下手的时候,不妨可以参考理解的六侧面。

  最好的问题是指向大概念的。最好的问题促进对某一特定主题单元的内容理解,也能激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迁移。我们称这样的问题为“基本问题”。基本问题的提出方法:确定一个或多个专题性问题后,考虑更广泛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我们以富有启发性和迁移性的方式跨越具体内容;从内容标准中导出基本问题。《当我开始爱自己》的基本问题包括厌恶自己的表现和影响是什么?学会爱自己的两个方法是什么?《直面未来》的基本问题包括如何看待在遇见理想的未来前所经历的这些“坎”?为什么是“最好的未来”,而不是理想的未来?为什么张嘉豪能够冲破“阻碍”坚定地出发?面对“不自信的部分”,你是否更有决心去面对?用什么样的目标或者信念去引领自己?2.如何冲破内心对于未知的恐惧?3.当下的自己可以有怎样的积极行动?《化解你的日常“EMO”》的基本问题包括抑郁的内涵是什么?抑郁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感受?应对抑郁,有什么方法?

  至此,好的教学设计应该长什么样子?首先,在结尾要有明确的表现性的应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大概念,以多个基本问题来层层递进,直至达到目标。选题要聚焦(小而清晰),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重专业性,对含糊不清的地方要澄清。在设计后,要多次实验、反馈和修改。个人经验:游戏体验可以放在最前面的环节,重要的在于体验;游戏体验也可以放在中间环节,重点在于教师在初步分析后,学生进行尝试、改变和感受不同、体验和反馈;基本问题放在深入、展开、深入阶段,结合理解的六侧面,设置发现问题(洞察)、阐明问题、自知(知道自己当时的心理原因)、神入(角色代入和共情)、会应用解决问题;视频最好是放在最后的环节,起到烘托和激励作用。最后,升华部分点题,即将大概念深入人心,发挥持久作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