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向阳而美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11-22 14:42:16.0读后感382

  《向阳而美》是20世纪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作品集。这本作品集选取了作家22篇作品,归列为三个主题——风俗之美,生命、语言之美和器物之美。

  “风俗之美”的几篇短文细细读来,仿佛随着作者的脚步,和他一同行走在各处,入境问俗,在冬日的昆明看到瘦而长的尤加利树,听到屠户和妇人你言我语赌咒的骂架;雪晴的村庄,一场灯火煌煌笳鼓竞奏的喜筵,在甜酒和笑谑所酿成的空气中,感受乡村式的欢乐后,跟随银白头发上簪着大红山茶花的屋主老太太和抱着两床新棉被的十七岁姑娘巧秀,来到后屋留宿,藏在枕头下的寸金糖好封嘴却难封那份好奇的心……

  《云南看云》对云的描写令人拍案称奇——“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又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论色彩丰富,青岛海面的云应当首屈一指。有时五色相渲,千变万化,天空如展开一张张图案新奇的锦毯。有时素净纯洁,天空只见一片绿玉,别无他物,看起来令人起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先生既在写云,更在隐喻时局,引申人事:“这东西给了我们一种无言之教。那么好看的云,教育了在这一片天底下讨生活的人。”他心痛于这片美丽的天空下,市侩的社会,庸俗的实际主义普遍流行,腐蚀着人们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先生希望人们能够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向远景凝眸,不堕落,求生存求发展,为后来者设想,使他们活在这片土地上更好一点,更像人一点。
向阳而美
  “生命、语言之美”中8篇文章,是先生对生命、生活,女性教育、情感、爱情等问题的感悟、阐释,以及自我经历和内心的坦陈,其间的矛盾、挣扎、反省尽显笔端。这个篇章是最打动我的,透过这几篇文章,那个“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的沈从文跃然纸上。

  沈从文一直称自己是“乡下人”。这个温和而执拗、多才又善良的“乡下人”是诚挚敞亮的:“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下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由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我明白了自己,始终还是个乡下人。但与乡村已离得很远很远了。我发现在城市里活下来的我,生命俨然只淘剩下一个空壳。……生命已被时间人事剥蚀快尽了。”读到这样的话,我心底一震:“是的,我不也常有这样的感觉吗?”引起我共鸣和感慨的话还有很多。“生命者,只前进,不后退,能迈进,难静止。”“生命具神性,生活在人间,两相对峙,纠纷随来。情感可轻翥高飞,翱翔天外,肉体实呆滞沉重,不离泥土。”“人生实在是一本大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看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需慢慢的翻。”“我实需要'静'。用它来培养'知',启发'慧',悟彻'爱'和'怨'……”。

  沈从文说:”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一个人过于爱有生的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先生追求的是美好的生命形式,而爱就是这样美好生命的一种方式。他说,“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然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的意义的人却很少。热爱生命崇尚美的沈先生,在个人感情上也留给世人一段故事。“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段富于韵味的深情表白是沈先生写给爱人张兆和的。《水云》一文中,沈先生讲述了他那段婚外偶然之遇。如林徽因所言“生就是这样的,你的诗人气质造了你的反,使你对生活和其中的冲突迷茫不知所措”。沈从文终究走出了这段“情感发炎”,走回理性。但他与张兆和之间的理解到底还是缺失的,两个优秀明慧的人在婚姻都没有获得该有的感情慰藉和扶持,很是令人唏嘘。在1995年出版的《从文家书》后记里,张兆和写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使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沈先生一生坎坷,少年投身行伍,20岁弃戎从文,1934年32岁时完成小说《边城》。先生一生创作五百余万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48年,沈从文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不随时代不依政治,不服多数不屈内心的他,停止了文学创作,工作转移到文物研究领域。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文物研究工作。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器物之美”收录的9篇文章即是先生对中国古代镜子、字画、陶瓷、扇子、玉器、建筑等文物考证研究的作品。文章严谨考究,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文字和珍贵的图片,让我们了解到华夏民族自古对美的创造和追求已然至臻至美。美,一直伴随着人类传承发展。

  “一片铜,一块石头,一把线,一组声音,凡事凡物对一个人能够激起情绪、引起惊讶、感到舒服,就是美。”只要你愿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琐碎的日子里,在温暖阳光下,肩背与心在朝阳炙晒中感受新生,在一切有生中发现美、享受美——向阳而美。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