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白色橄榄树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3-01-11 14:43:43.0读后感748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除了你。——题记

  故事的开始,一位维和兵救了一个踩中地雷的战地记者;故事的结束,冉冉的棺木上披上了阿瓒没有披上的国旗。

  初看《白色橄榄树》这本书之时,吸引我的是它的题材,军人和战地记者的故事。这两种职业是我从小便崇拜和敬仰的,所以当我看见这本书的简介时,便不受控制的被吸引进去。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的内心大受震撼,整整一天都沉浸在内心的情感中缓不过来,它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的感触。战争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他始终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包括到今天,中东地区依然战火纷飞,地区经济利益的积累,让俄乌战争爆发。“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的诗写尽战争造成的惨象,但惨的不只有战争后的横尸遍野,还有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军人。

  这本书以东国为背景,围绕战地记者宋冉和维和战士李瓒的爱情故事展开。从宋冉与李瓒的相遇相知相恋,再到李瓒作为一名维和官兵的艰辛与不易,以及最后李瓒不得已的自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心灵创伤都完美地通过文字流露出来。而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阿瓒为了冉冉,只身闯入敌人据点,后来他被断指挑筋,舌头缺失,多处骨折,精神极度崩溃,被折磨的不成人样,但他依然记得回去仓迪寺,找他的女孩。除了这种细腻的情感外,它还将家国的大爱,人道主义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白色橄榄树
  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虐,但我却觉得除了虐以外更多的是悲。悲的是那些护卫和平的英雄在被我们慢慢遗忘,遗忘在了那些战火纷飞的国家。书里说:“英雄被人铭记,刻在石碑上;幸存者被人遗忘,面目全非。”就如抗美援朝战争,每次提起时,许多人都记得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雄。但那些同样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而活下来的老兵们,又有多少人记得?手指被烧卷曲的涂伯毅,在雪地里潜伏三天三夜被严重冻伤而截肢的周全第,一人歼灭400敌军,隐姓埋名36年的蒋诚......这些战场上的幸存者,又有多少人记得?“幸存者”多么幸运的词,以为是上天的恩赐,但是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诅咒。他们将永远活在痛苦与挣扎之中,很少有幸存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汽车的鸣笛声在他们听来就是枪声炸弹声,凡是有人拿着东西对着他们,就会以为是枪。战争从来不只是带走了死者的生命,更是吸走了幸存者的灵魂。

  书中的文字带我来到了战场,我看见纷飞的炮火将黑夜点燃,人们的嘶吼,幼儿的啼哭,仿佛有无数双手在拉扯我的心脏。眼泪蓄满眼眶,一具具年轻的血肉之躯,迎着枪林弹雨,勇往直上。书中的阿瓒,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可惜啊,那意气风发的少年,留在了满目疮痍的东国。战争结束了,他却没有回家,在异乡的废墟中流浪,在这诺大的城市中,他是一座孤岛。

  “别把我埋得太深,兄弟,如果有人侵略我的国家,请叫醒我,我会爬起来继续战斗。”这是书中一位战士临别的遗言,读到时不禁潸然泪下,所谓的保家卫国,收复国土,不过是靠着他们一步步朝前,用身体推进着,用脚步丈量着,死守着足下的土地。他们生于信仰,毁于信仰,又在信仰的灰烬里重生。以前,是我们能力不足,不能让在异乡埋葬的先人们归家。现如今,我们已经强大了,中国一次次迎接远在异乡的烈士回国。每次看见相关报道时,我只想说:世界灿烂盛大,欢迎回家!

  何其有幸,自己能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享受这盛世华章,不用经历战争所带来的绝望无助。但“无数的人们,无穷的远方,都和我有关。”维护和平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义务,愿世上所有大地都能照到和平的阳光,光芒闪耀,那片白色的橄榄树,能一直在身边,成为最炙热的光。

  愿你美酒轻裘,挑灯走马,一生了无牵挂。——后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