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12-25 15:43:39.0读后感228

  读完《曾国藩家书》,我不禁感慨万千。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曾国藩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和“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有人说:“中国两千多年出了两个半圣人,一个孔子,一个王阳明,剩下的半个就是曾国藩了”。一部《曾国藩家书》,是他唯一传世的著作,但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也是“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亲”。透过曾国藩写给亲人的这一封封经典家书,可以深刻体会到他在“修身齐家,治兵用人”等方面的成就。但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对于家人的品格教育。

  “教儿女辈,以勤俭谦三字为主”“至于担当大事、修身齐家全在明强二字”“倔强明强,崇俭虚心,豁达冲融”“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未闻有兄弟不和而家业兴旺者,未闻有兄弟和而家业不兴者”……这些对家人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树立起了曾国藩的良好家风,影响了曾家几代人。对此,我也感同身受。
曾国藩家书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感悟着长辈们的言传身教,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家教家风。

  我的爷爷当过十几年的“司务长”。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采买厂职工食堂的肉菜副食。一些商户为了能拉住这个“大客户”,常常会往他口袋里塞点“小意思”。每当这个时候,爷爷都是坚决地予以拒绝。街坊邻居背后议论他:“这人真傻,守着这么好的一个差事,愣是没发财!”对此爷爷往往是一笑了之。他时常说:“什么时候都不能有贪占之心,只有这样,你才能吃的香、睡的着啊!”

  我的奶奶曾是一所县高中的老师,她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奶奶总把别人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事情还重要,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身边那些遇到困难的人。那时候,我的家里就没有断过贫困学生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我家吃饭,有的干脆就寄宿在我家。奶奶每月的工资几乎都用在了他们身上,而对自己的孩子,她近乎到了“吝啬”的地步。奶奶总说:“对有难处的人能帮就帮一把吧,对我来说也就是举手之劳,可对困难中的人来说,或许就会改变他们的一生啊!”

  身为电力工程师的姑姑,不但是单位的技术骨干,还尽心尽力地照顾身患癌症的婆婆和中风偏瘫的公公,成为了远近闻名、人人称赞的“好儿媳”。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毕业后被特招入伍的军官。爸爸曾战斗在南疆的荒漠戈壁,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导弹科研事业。妈妈是一名部队新闻工作者,大漠荒山、兵营阵地、岗哨点号,都曾留下她采访报道的身影……

  “不贪不占,与人为善;淡泊名利,乐于奉献”。我的家风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断给予我前行的动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一名睿智卓越的晚清大儒,更是晚辈子孙的楷模榜样。良好的家教家风,不但成就了他的伟业,也使他的家族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和科学家。我相信,秉承着良好的家教家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户家庭,也都能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成就,汇集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