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情绪钝感力读后感500字

admin2025-11-05 16:27:08.0读后感2

  读《情绪钝感力》前,我一直将“敏感”视为优势,现实生活中,却在日复一日地内耗中发现:过度捕捉他人的眼神、纠结一句无心的评价、反复揣测负面情绪,让人身心俱疲。

  这本书打开了我对“钝感”的认知误区——它从不是迟钝或冷漠,而是给情绪装上“减震器”,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生活压力中,守住内心的稳定。

情绪钝感力  书中让我触动的,是对“钝感力核心”的拆解:它不是刻意忽略问题,而是主动筛选情绪信号。

  比如面对外面的质疑,敏感可能立刻陷入“我是不是做错了”的自我否定,而具备钝感力的人会先判断“这是对方的情绪,还是我的问题”,再理性回应。

  面对生活的小挫折,前者容易放大焦虑,后者却能快速从“失误”中抽离,聚焦下一次解决办法。

  这种“过滤负面、聚焦核心”的能力,恰恰是当代人最需要的心理韧性。

  以前我总觉得“反应快”是优点,读完全书才明白,“慢半拍”的情绪反而更珍贵。

  它让我不再被他人的情绪裹挟,不再因小事内耗,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上——比如专注工作、提升自己、经营亲人之间关系,而非在无意义的纠结中浪费能量。

  《情绪钝感力》教给我们的不是“变得迟钝”,而是“主动掌控情绪”:不被外界的风雨打乱节奏,不被他人的评价定义自我,在纷繁复杂中守住一份清醒与从容。

  这不是妥协,而是对自己内心最温柔的保护。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