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红色家书读书感想900字

admin2025-11-05 16:25:47.0读后感2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儿时印象最深的近代诗就是这首。那时其实还不太懂诗里面饱含的壮烈,只觉得押韵且明了,但又格外沉重。不懂“主义真”是何种信仰?能让人如此壮烈赴死?不懂“后来人”承载着怎样的期许,能让他们甘愿舍弃生命?

  直到某天偶然翻开《红色家书》的书页,那里面收录了百余封烈士的绝笔信,那是四万万人共同的抗战记忆。有写给父母的、有写给妻子的、还有写给子女的,都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口号,有的只是对家人的牵挂、对信仰的坚守、对国家未来的期盼。那些穿越烽火岁月的笔墨,那些字里行间的家国深情,那些用生命写就的责任与担当,让我真正读懂了诗句背后的重量,读懂了共产党人的担当与情怀。
红色家书
  夏明翰在书中写给夫人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寥寥数语,字字泣血,笔笔是心,道尽了革命者的取舍。儿时的我们无法理解为何会有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选择那样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直到长大后,经历了疫情防控,见证了国家发展,才明白这一切都不是空洞的誓言,而是革命党人最朴素的家国观——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红色家书,寥寥数语,写尽了烈士的家国情怀!碧血丹心为革命,初心不改有后人!

  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即便身陷囹圄,依然坚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夏明翰在给大姐的信中说:“我认定共产主义这个真理,就愿为它献出一切”。这些字句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彷徨,满是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

  先烈们正是怀着这样的信仰,在黑暗中摸索,在战火中前行。他们不怕牺牲,因为他们相信“后来人”会继承他们的遗志;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种对信仰的坚守,是华夏儿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永远有挺直的脊梁和滚烫的初心。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先烈们的呐喊犹在耳畔,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这盛世,如您所愿吗?答案写在《红色家书》的封面上,写在孩子们晨读的琅琅书声里,写在每个为生活拼搏却不忘抬头仰望星空的中国人的脊梁上。

  这盛世图景,是英烈们用生命换来的答卷。这本《红色家书》不再是烽火中的绝笔,而是我们脚下的土地、头顶的蓝天,是个中国人心中的叩问与担当——“您说的国保家存,我们终未辜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