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

admin2025-04-24 14:49:20.0读书心得2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这是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之后的感受。这本书里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有孩子的口吻告诉了我们教育的真谛,以及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教师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无私的教育者,他把他的一生,他全部的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不禁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也为自己感到羞耻,教育真的是一个需要极大的责任心的职业,选择成为老师,那么就是要选择与清贫为伴,要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只要是有关学生的问题,老师都需要关注,而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否则无法度过这漫长的教育人生,也无法应对纷纷杂杂的教育问题。

  当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必须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书中介绍了李老师每天都为学生煮一个鸡蛋,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正是因为他这种对学生平等的关爱的态度,所以才感化了那些后进生,慢慢的那些后进生也开始学习,他们明白李老师的不容易也懂得感恩,从这里也让我们看到了感化后进生有多么不容易,它需要极大的耐心,需要长时间的付出,而李老师把这些困难都克服了,不,他甚至是不把这些当做困难,他认为他对学生的爱还是不够的,李老师的这种关爱学生的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广大的教师学习。正是因为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才可以感化学生,他把学生真的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和学生走得很近很近。
爱心与教育
  当一天的好老师很简单,难道是长时间的当一个好老师,而李老师就做到了,李老师,每时每刻都挂念着学生,时时刻刻想着学生,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担心,李老师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教育技巧,更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学生的真挚的心。就是因为他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才换来了如今的成功。所以富有爱心和童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一颗爱学生的心,那么面对着这些学生我们也会包容许多,有了爱孩子的心,我们才能够更加的体会到教育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同时我们还可以把这种快乐和幸福传递给学生,让教育的光辉洒在学生的心灵上。

  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全体学生不仅仅是指优等生也包括后进生,对于所有的学生要平等对待,平等的关心,平等的爱护,不能够歧视后进生,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优点,也都有他们的进步空间,身为教师的我们要给予他们关心和呵护,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对待学生教师要平易近人,这种平易近人不是表面上的平易近人,而是要从内心真正的流露出对学生的爱,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教师不能认为学生是孩子,他们就不懂得教师的外在表现,其实他们能够很容易的分辨出教师的真心或假意,所以一定不能够假装的爱孩子,因为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对待孩子的爱,要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在行动中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在语言中表现出对孩子的爱,让孩子在我们的关心中健康的成长。

  只有和学生建立了亲密的联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友爱,学生们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尊重教师,原因听从教师的教育,一定要表现出对学生的爱,这样学生才可以反过来爱老师,只要师生之间的桥梁就构建起来。对于教育孩子有时候很简单但是有时候很难,而我们之所以感觉到很难,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所以要想照顾好孩子,首先就是要爱孩子,只有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关爱,教育才可以进行下去,教师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崇高的人品,有对学生的爱。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决心要做一位关爱学生的老师,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爱心点燃爱心,努力成为一名让学生真心爱戴的老师。

1 2